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车间里的“大力士” 下一条:我市召开宣讲动员会
85岁老党员致力青少年道德教育,手抄整理英雄模范事迹,编纂成册免费发放——
500万字“写”初心
蒋丹   2019-11-26

  初心是什么?85岁的退休老教师朱德荣的答案是:将初心以500万字一笔一笔写出来。 下午三点,朱德荣端坐在家中客厅的餐桌前,左手翻看报纸,右手执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偶尔扶扶眼镜。朱德荣告诉记者,“我在整理《义薄云天》第二辑,已经整理了46位英雄的事迹。”9月30日,朱德荣完成第一辑的编写工作,国庆节当天开始第二辑的整理工作。 《义薄云天》已经是朱德荣编写的第八本道德教育书籍(其他七本分别为《雷锋精神光彩照人(一)》《雷锋精神光彩照人(二)》《最美中国人(一)》《最美中国人(二)》《厚穆家风》《公仆情操》《德数》),“1996年退休后,我就一直想着要继续做点什么。”向来注重学生道德教育的朱德荣找到了退休后的重要工作——搜集整理道德模范事迹。“道德模范在道德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模范,而我做的事情就是将道德模范事迹整理留存。” 2000年开始,朱德荣正式开始道德教育素材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搜集整理道德模范故事10000余个。“我不会用电脑,所有的资料都是我从各大报章杂志、各类书籍中搜集整理的。”除了家中固定订阅的报纸,朱德荣还拜托亲戚朋友看到相关新闻报道就将报纸带给他。 2018年4月6日起,《人民日报》开设专栏“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朱德荣注意到了这个重要信息,“这些英烈事迹太珍贵,我一定要将它们妥善保存下来。”从那天起,朱德荣开始整理专栏文章,“我整理的第一个人物是李大钊。”(上接1版)为精确留存,朱德荣将每篇文章反复阅读,删除部分内容,保留最能体现其精神的资料,再一字一句摘录到记事本中。从去年4月到今年9月,朱德荣一共整理了510个英烈事迹,他决定将其编纂成册,印刷出品。朱德荣捧着厚厚的一摞手稿,找了一家广告公司,“手稿要用电脑打成字,亲戚朋友帮我打一部分,但不好都麻烦别人,我就找广告公司,每页1200个字,7块钱。”形成电子稿后还需要进行繁重的校对工作,“蛮辛苦的。”朱德荣的左眼眼皮下垂,为了更清楚地校对,他总是用手撑开眼皮;为了赶进度,朱德荣甚至从早到晚握着笔修改,“睡觉的时候才发觉手指麻木,不能动了。”印刷成品需要一大笔资金,“我很开心,儿子在印刷厂工作,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这些道德教育资料才能汇编成辑并印刷成品。” 今年10月,《义薄云天》第一辑印刷成册,和其他七本道德教育书籍一样,《义薄云天》印刷300册,免费赠送给学校、机关等。 很多人会问朱德荣,退休了还这么忙,干什么?忙来忙去都免费赠送,图什么?朱德荣回答:“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事实证明了,我一直坚持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粗略统计,退休至今,包括纂辑成册的书籍和各处演讲的文稿,朱德荣共手写500万字。“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即便退休了,这份责任也无法放下。我搜集这些资料,就是为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希望这些道德模范能够深刻影响青少年。同时,我是一名老党员,我要时刻牢记先进党员的身份,趁着身体还可以,继续为社会做点事情。” □ 蒋丹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13112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606278 本月:1282153 今天:26582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