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一排左为陈翔
白天在所里上班,晚上下了班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参加公益文化节闭幕上的表演彩排,几乎要到半夜才能到家,有时候周末还要参加义工活动,这就是彩虹义工服务社负责人陈翔最近半个月的工作常态。“不辛苦,这样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特别是看到老人们满足的笑脸,更是让我觉得做这份义工服务是值得的。”陈翔说道。
2010年,陈翔参加了一个义卖活动,此后便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跟随志愿者们慰问老人、助贫扶困,还连续3年远赴安徽岳西,为那里的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物资。在岳西,喜欢唱歌的陈翔教会了孩子们唱《让世界充满爱》。2016年,陈翔和志愿者们又带着学习物资去到灌云县,与那里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六年时间,陈翔从懵懂跟随做志愿服务,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公益人。他做了大量走访工作,发现扬中孤寡老人群体迫切需要关注和帮助。于是,2016年,一个以帮扶全市孤寡老人为宗旨的公益团队——彩虹义工服务社成立了。根据前期摸排得来的线索,陈翔和彩虹义工们进行了新一轮更仔细的走访:从新坝到西来桥,他们一共走访了260余户,并最终筛选出了100户符合帮扶条件的孤寡老人进行结对照顾。“我走访了大概130户,没有走访的老人家里情况我也都很清楚。”陈翔说,通过走访,他更加坚定了帮扶孤寡老人的信念。
当初走访的一幕幕情形,陈翔至今都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例如第一次走进开发区王老家时,他就被震惊到了,“我没想到扬中还有这么穷、这么破的地方,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没有电、没有水,喝水就喝河里的水,晚上看不见了还是点蜡烛,更别谈其他的生活物资了。”了解情况后,陈翔和其他义工们找到了村里,协商跟村里共同承担费用来为老人通水通电。经过多方努力,王老家终于通上了水电。
3年时间,比起物质帮扶,陈翔深刻地体会到,他和义工们带给孤寡老人们精神上的慰藉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为了让老人们过个热热闹闹的年,我们就在小年夜把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吃个年夜饭,搞个小联欢,让老人们的心感受到温暖。当然了,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来,每年轮着来,一次来20多位,多了的话我们也怕照顾不过来。”陈翔说,大年初一,他还会和义工们去帮扶结对的老人家中正式拜年,送上一些年货。
如今,老人们每个月都盼着能和彩虹义工们见面,这让陈翔非常有成就感,但有些遗憾避免不了——“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辅警,陈翔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琐事,如果遇到要走访发物资,就需要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去统计、整理物资,“和老人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可能都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要坚持,就得抗住心里内疚这道坎。”
陈翔说,做公益难,难在坚持,也难在善款筹集上。“有时候搞活动,拉的赞助不够了,就要义工们自己掏钱。”2015年,永勤村顾奶奶家的危房要重新翻新,在资金上有缺口,陈翔发动义工捐款,自己带头捐了400元。夏季高温天,走访前,陈翔都会自己悄悄地买一些水果带去给老人,也会给一起去的义工买水喝,“一年下来自己贴补个2000多块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坚持做公益不容易,但十年来陈翔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他总说:“大家都在默默地坚持,自己更加没有理由轻易撂下,有多少力就尽量出多少力。”
□ 青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