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媒眼看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提升市民获得感打造江岛幸福城
下一条:
殷敏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
法治为腕求解新的生态方程式
刘帆 蔡小俊 2019-11-19
2018年3月,我市提出了打造“长江生态旅游岛”的战略定位。 对标“到2020年,生态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显著优化……”这一目标,作为城市形象的守护者——城市管理,如何紧跟“水涨船高”的生态环境需求,推进高质量治理? 围绕“高质量”,我市在城市管理中,更加注重法治的“可持续治理”和“长远规范治理”,遏制乱象,刚柔并济,精细治理,在求解生态文明方程式中,发挥“乘法”效应,让群众喜提获得感。 规范法治治理流程为大气污染戴上“紧箍咒” 今年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正在家中准备午饭的陆静,接到电话,位于菲尔斯金陵大酒店附近的红绿灯处,一辆渣土车因密闭不到位上路行驶,造成抛撒。他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11点07分。 作为城管局建筑渣土管理所所长,陆静脑子里一瞬间就理出法治治理流程。 他安排下属前往现场拍摄取证,与交警大队城区中队联系,调出该路段监控画面,查找该车所属运输公司,要求运输公司赶赴现场,清理路面,随后,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驾驶员进行处罚。当天下午1点全部处理结束。 从中午11点07分发现问题,到下午1点全部处理结束,若要放在两年前,这是很难实现的速度。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的每一个案例,都在法治流程下规范运行,事后,还进行“法治复盘”。 城管局局长陆学兵本人就拥有律师资格,他告诉记者,城市管理,既要让被管理人明白“这是依法规范管理”,更要让城管人在管理中强化 “法治执法”,建立“流程”,运行“法治模块”。 陆学兵告诉记者:“以前的渣土车要么是变型拖拉机,贴农机牌照;要么是外地牌照,若出现违规,查处很不方便。”2018年,我市实行了渣土车公司化运作,要求所有车辆实行“七统一、一必须”的管理制度,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纳入扬中本地进行统一管理,领取公安部门牌照入所在公司户。 法治的缰绳为渣土车带上 “紧箍咒”,目前,全市有10家运输企业,260余辆渣土车。“所有车子只要违章被拍下来,信息都一目了然,能迅速找到所在公司责任人。”陆静介绍。 除了加大对渣土车的管理,市城管部门对露天烧烤、餐饮油烟也是重拳出击。通过集中整治、联合执法、加强巡查、定期回访等手段,目前城区23户露天烧烤经营户全部入室经营;经营性的餐饮油烟单位油烟净化器安装率100%;雾炮降尘,全天歇人不歇机,有效减少大气中PM2.5。 盯梢夜间施工扰民为噪音污染装上“消音器” 市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唯手中拿了一份由镇江新区环境监测站有限公司出具的噪音检测报告。 (下转2版) (上接1版)报告显示,经现场监测,城西某施工工地建筑夜间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音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523-2001)标准。“有了这份报告,我们下一步立案查处就有铁证。”王唯笃定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城区新楼盘的大片开发,为抢工期,而进行夜间施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百姓生活休息。报告中涉及到的工地,就因为周边老百姓反应强烈,市城管局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其正在进行桩基建设,且没能出示夜间施工相关审批手续,经交涉无果后,依法对该施工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城市管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针对夜间施工噪音扰民问题,王唯介绍,他们开展了“民生执法”行动,通过督促各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延长巡查时间及范围,坚持“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对居民生活区、重点路段在建工地实施夜间定岗盯守制度,有效制约在建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行为。 探索依法治理模块为市容管理按下“美颜键” “这边有辆电瓶车没有按规定停放。”近日,市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巡查江洲西路时发现,一辆电瓶车停在了非机动车道上,影响其他非机动车正常通行。随即,执法人员走到该电瓶车前,在未寻找到车主后,将其拖移至执法车上,之后送到了指定地点,位于三茅街道友好村15组“千益二手建材院”内。 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占用公共资源,又影响市容,如何将其规范管理好?一直以来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将问号拉直,市城管局先后多次赴外取经,综合各地做法,取长补短,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 “依法治理模块”——对城区非机动车泊位重新合理划建,设立温馨提示牌,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路面巡查,将不按规定停放的非机动车实行拖移,车主凭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并作出今后不再乱停乱放的承诺即可取走电瓶车。 该项治理工作从7月中旬正式实施,主要对江洲西路、江洲南路、扬子路、建设路及翠竹路进行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拖移非机动车200余辆,城区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 近年来,针对市容“顽疾”,市城管局突出依法治理,在处理店外经营时,实现先宣传到位后治理,通过下发说理式法律文书,讲明违法事实和处罚理由。记者注意到一份对我市某水果店店外经营出具的法律文书,其中包含了案件受理登记表、案件立案审批表、责令整改通知书、调查询问笔录……共计20多页内容,有理有据,细致详实,“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如今,走在城区街道,秩序井然、干净整洁,违法违规、乱停乱放现象越来越少,百姓笑脸、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多…… □ 刘帆 蔡小俊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447259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1110841 本月:7461071 今天:37991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