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三茅街道: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下一条:幸福社区:为贫困残疾人送家电
鸣凤村八旬老党员甘于奉献,永葆党员底色——
“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就踏实”
  2019-10-27

   “王大爷,买袋盐。”“来了来了。”22日下午,听闻有喊声,王怀龙从椅子上起身给顾客拿盐。王怀龙的这家小卖部位于鸣凤村,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附近村民只要缺点什么就来小卖部。 王怀龙今年85岁,虽衣着朴素,甚至洗得有点褪色,但是胸前的党徽却很亮。“1990年,我从村里退下来后就一直在这里,那时候这里是供销社的双代点。”王怀龙说,1958年至1990年,他一直在鸣凤村工作,也一直把村集体这个大家庭当作自己的家。 “我的童年经历比较坎坷,曾经还因为生活困苦而心力交瘁,想过放弃生命。”王怀龙回忆,他年幼丧母,在继母的折磨中艰难度日,随后又感染血吸虫病,一度有生命危险,在死神手中侥幸逃生。一边是缺衣少食的生活,一边是继母的折磨,这让王怀龙有了轻生的念头。但是,一个老村长改变了王怀龙的生活,在他的劝说下,王怀龙不仅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还去了一户人家放牛。那户人家待他很好,还送他上学,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1958年,在父亲与弟弟去外地打工后,王怀龙一人在家,那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村干部找王怀龙,说要把房子拿出来做食堂,他二话不说就把房子给了集体。村干部见他很积极,就叫他到村里去当治保主任,后又当了农技员和水利员,由于王怀龙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久村里又推荐他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后,王怀龙一直以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他乐于奉献,不求回报,出钱出力,遇事从不推辞。 “有一次村里的一个水通(涵闸)的门关不住了,外面的水直往村里灌,我寻思着,如果再这样下去就要淹了,我就自己下水去关。”王怀龙说,1958年的一天,雨下得很大,由于水流湍急,水通(涵闸)的门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始终关不上,王怀龙顾不上危险,在极可能形成漩涡的情况下纵身一跃,经过一番努力,王怀龙终于把门关上,避免了灾害发生。1990年,当时小永丰圩南边小河水路不畅,王怀龙主动花钱买了六节水泥管埋在坝头上,自己动手浇了两个小闸门,控制了水路,使小永丰圩不再遭受水涝,连大永丰圩的水路都受到控制。 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就算已经不在村里工作了,王怀龙还在心里记挂着。以前镇海四组前后三个圩高低不等,下了大雨要排涝,栽秧时节要上水,多少年都是他负责管水。当时圩内没有电站,全靠江里来水,要候着潮汛,经常起早摸黑,有时半夜,刮风下雨也要去开闸关闸。直到80岁,一条腿拖不动了,才交给别人。 “从1987年到2006年,我十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王怀龙表示,“说来惭愧,工作做得不多,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实在不少。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就踏实。” □陈怡帆 徐嘉雯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8162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67043 本月:1542918 今天:22324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