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中国农业银行 下一条:时代奔跑者
公路管理处:交融通达的“江洲之路”
老218省道   2019-10-22

  70年来,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一个原来无公路、无汽车、无航道的孤岛独洲,演变为“一岛五桥”,内联外畅、交融通达的“交通枢纽”,成为连结苏南与苏北的交通“走廊”,不仅拥有“国道”,而且拥有“高速公路”,真正让这样一个“孤岛独洲”走上了“腾飞之路”。 孤岛无桥 60年代初“一纵一横”构成公路交通“主骨架”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民国时期扬中境内只有5条土路。自新中国成立后,自强不息的扬中人在物质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修建了一条条简易、方便的“等级”公路。 直到1957年6月,扬中境内才建成了第一条砂石公路——三沙线(三茅——沙家港),全长5公里,路基宽5米,路面宽3.5米,该路耗时一年,每一粒砂石均由外地船运装入,它的建成通车,也标志着小岛扬中公路交通实现了“三个一”的目标,即一条公路、一班汽车(与姚镇班客轮衔接班车)、一角钱票价。结束了扬中没有公路,不通汽车的历史。 在此后,扬中境内三八线、三栏线一条纵贯南北的泥结碎石公路先后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建成通车。至1961年,全县已有泥结碎石公路36.8公里,这样的“一纵一横”构成了早期扬中公路交通的“主骨架”。 不再闭塞 过江渡轮、支线公路、柏油马路打开扬中“大门” 为解决交通闭塞的难题,1960年5月,扬中栏杆桥至丹徒新港的公路渡口顺利建成通航,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过江渡轮,实现了扬中岛域对外可通汽车的通道,打开了扬中通往外界的“大门”。 六十年代后,随着人流、车流、物流、经济流不断加快,在近十年的公路建设中,与交通干线“三栏线、三八线”相连的支线公路也相继建成,永胜线、长旺线、丰裕线、油坊线等公路一头连接了干线,一头通到了各个集镇所在地,大大方便了岛内居民的交通往来,虽然不是什么高等级公路,但已不再是泥泞不堪、高低不平的土公路,变成了硬质化的砂石路。 197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结碎石公路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饱受苦衷的同时,也渴望见到像大城市一样的“柏油马路”。为此,就在当年,扬中境内首条沥青柏油马路在三茅地区进行试铺,全长2.6公里,开创了扬中公路由土公路到砂石路再到柏油路的“质”的飞跃。 渡轮载车 90年代初率先在全省实现县道乡镇公路黑色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扬中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要得富,先修路”也在扬中人心中形成了共识,为此,扬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政治动员、行政干预、经济补偿、各方支持”的方针,采取“上级争取一点,财政拿出一点,金融部门贷款一点,收益单位、群众自筹一点”的方法,不断地修路、扩路,不断地提高公路质量和通行能力。 1982至1988年间,扬中先后对三栏线、三八线两条干线公路(即老218省道)进行了首轮拓宽改造升级,改造后的三栏线长12.7公里,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沥青路面,达到了三级公路标准。改造后的三八线一直延伸到八桥轮船港,拓宽改造成二级公路,长23.2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沥青路面。 1985年5月,扬中自筹20余万元资金新建的轮船港至西来桥汽渡顺利通航,1988年9月,轮船港至丹阳界牌,打开了扬中走向苏南的“南大门”,而在此时,岛外岛扬中西来桥镇也在1984年建成了首条公路——庆丰线,大大改善了扬中西来岛民的生产与生活。到了1992年9月,全长145米,宽9米造价250万元的幸福大桥建成通车,从此,西来桥结束了“非船莫渡”的历史。 至此,纵贯扬中境内的干线公路(老218省道)全面形成,即由丹徒大路镇的新港码头→栏杆桥码头→218省道扬中三栏线、三八线→扬中轮船港码头→西来桥庆丰线→西来幸福大桥→武进县小河镇。并于1991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道乡镇公路黑色化。 以桥代渡“一岛五桥”、“三横四纵”驶入交通大时代 公路的变迁,离不开桥梁的改造,扬中四面环江,尤其是跨江大桥的新建,见证了扬中众志成桥的精神,也见证了扬中交通发展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1994年10月6日,万里长江之上首座由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建造的扬中大桥(扬中一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孤岛的历史,实现了世世代代扬中人梦寐以求的造桥梦,极大方便了扬中人民对外的陆路通行,该桥总投资1.6亿元,桥长1172米,宽13米,通航净高10米,使扬中不再是一座孤城孤岛。 为改善交通环境,更好地方便主城区通达扬中大桥,扬中还投资4000多万元,首次按一级公路标准,建造了8公里长的大桥接线公路;为解决扬中小岛与东部交通的难题,1994年7月6日,总投资1100余万元的扬高汽渡(扬中通往泰州高港)正式投入运行,构建了扬中南桥北渡,一纵一横的交通主网格局。1995年底,扬中交通先后对西来桥汽渡码头、轮船港汽渡码头进行了拓宽改造,大大提高通行能力。 路通了,桥建了,永不自满的扬中人又提出“八五”建大桥,“九五”修大道宏伟目标。“扬中大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与先期建成的大桥路、环北线连成一体,截至2001年,经过前后连续五期工程的续建,“扬中大道”全长32公里的干线全部建成通车,也标志着扬中第二轮公路交通“大发展”目标的实现。 桥通了,路扩了,但扬中由于“头顶一盆水”特殊的地理环境,一直饱受洪涝自然灾害之苦,为解决这一重大的安全隐患,不屈不挠的扬中人民又提出了修建环岛堤顶公路的想法。 2003年3月18日,环岛堤顶公路正式开工新建,一年的紧张快干,投资9000万的堤顶公路全部建成通车。该路的建成不仅优化完善了全市沿江交通环境,接通了环岛沿线40余条农村公路,带动了全市沿江29个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更为推进扬中整岛城市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了新世纪,扬中的公路交通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10月,扬中八桥轮船港至西来桥的扬中二桥全面建成;同年11月1日,扬中二桥开放交通,扬中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方便了八桥与西来岛的陆路交通往来,而且拉近了扬中与上海、苏锡常等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随着扬中一桥、二桥、扬高汽渡的开通,以扬中为“跳板”的过境车辆明显增多,原本比较宽阔的“扬中大道”日显狭窄,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快捷的通行需求。于2008年开始,扬中又投资新建238省道复线,经过历时4年的施工,这条快速干线全面建成。 自2012年扬中一桥、二桥、238复线、泰州大桥建成以后,扬中“两纵一环一横”交通骨干网全面形成。2014年,为更好地融入苏南板块的发展,扬中三桥于2014年10月28日全线竣工通车。为更好地推动全市城乡交通一体化,整岛城市化进程,2016年11月,我市对扬中大道兴隆段实施改拓建。 2016年,238省道西来桥段新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扬中二桥至扬中南大门新幸福大桥),全长5.7公里,含西来桥与常州夹江新建的大桥,于2018年3月全线完工,同年8月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4.04亿元。截止2018年8月,随着238省道西来桥段新改拓建的全面建成通车,总长36.261公里的238省道扬中段全线完成了提档升级工程,大大改善了全市的路域环境,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2017年5月,扬中市雷公岛直达通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道路全长4.144公里,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26.5米,双向四车道,工程概算总投资1.2亿元,预计在2019年12月底可基本建成。 2017年,经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调整,扬中东起二墩港汽渡码头(原231省道)—238省道—园博大道—滨江大道—扬中三桥,全长19.885公里路段调整命名为 523国道 (简称G523),填补了扬中在全省没有国道的空白。2018年,随着镇丹高速的建成通车,更是大大缩短了扬中到沪宁高速的时空距离,节约通行时间近半小时,缩短里程50多公里,真正让扬中公路在全省高速路网中实现了互联互通。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扬中公路交通共计管养国道1条G523,19.885公里,管养省道238省道1条36.261公里,管养县道17条,197.033公里,监管乡道79条,246.994公里,监管村道403条,327.276公里。全市拥有高速公路S35,计8.976公里。管养国省干线桥梁18座(含跨江扬中一桥、二桥、三桥)6378.1延米,管养农桥48座1621.16延米。 美好展望 岛城将结束在全省不通铁路,不通轨道交通的历史 展望扬中公路交通的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目前358省道扬中延伸段(丹阳新桥经油坊接238省道)报告已完成编制;扬中四桥位的研究,也将纳入“十三五”全省路网计划;规划建设幸福三桥(西来桥镇到丹阳界牌)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结合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机遇,以及国家长三角沿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扬中正在加强与大港新区轻轨铁路对接可行性研究,争取在“十三五”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届时,扬中将会结束在全省不通铁路,不通轨道交通的历史。随着连淮扬镇公路、铁路的快速建设,以及周边常泰跨江大桥的开建,扬中内联外畅的交通将走向更美的诗和远方。 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沧桑巨变。 面对崭新的扬中交通 “十三五”规划蓝图,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扬中交通人更加信心满怀,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引领下,正以更崭新的姿态、更高效的作为、更优异的成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为实现“长江生态旅游岛”的奋斗目标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小北 司小俊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39513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8831226 本月:507101 今天:765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