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站在“三期叠加”的重要关口,扬中生态环境局始终紧扣“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我市建成长江生态旅游岛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精准施策,强化大气管控。完成喷涂行业整治,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治污设施提标改造;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年底前完成电子、纺织印染行业整治任务;实施工业炉窑专项整治,建立全市生物质锅炉管理台账,要求10蒸吨以上生物质锅炉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设施;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新增2个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点;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精准落实企业治污责任,有效控制大气污染。
二是凝聚合力,补齐水环境短板。联合多部门加大生活源治理,大力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城西片区、建设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实施步伐,完成明珠湾流域水环境整治,按“一河一策”对城区黑臭水体开展应急整治,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强化工业源管控,完成电镀企业专项整治,继续推进排污口整治;推进农业源防治,优化养殖业布局,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认真落实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力争省考断面优Ⅲ类保持全覆盖;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饮用水绝对安全。
三是落实新法,防治土壤污染。以新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武器,打响净土保卫战。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基础上,加快摸清我市土壤污染底数,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强化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监管,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落实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方案,完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等部门间的信息互动和联动机制,建立土壤环境安全屏障。
四是严守红线,加快生态创建。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制度,完善重点敏感区域警示标识设置和维护,提高视频在线监控运行效能,筑牢生态保护防线。推进生态修复补偿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的实施,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再创成6到8个生态文明示范村,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五是多措并举,提高风险防范。加快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完成水处理、电池制造等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格监管执行情况;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双随机”检查、调片检查、夜查等突击检查频次,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信访分级调处机制,以市、镇、村三级网格监管,推动环境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及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需做好除污治霾、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扬中样板”。在此我承诺,扬中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坚决完成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我建议,企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愿景,勇于担当环境保护应有之责,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做生态文明的排头兵;我倡议,每个公民树立节约节能理念,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传承绿色好家风,做生态文明的捍卫军。“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扬中小岛的“颜值”和“气质”定会持续提升,美丽宜居、生态旅游的特质定会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