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陈履生介绍展品
本报讯 油灯曾经是中国家庭中的必需品,一个以油灯为主题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展“灯灯相传:当代中国名家画油灯”,11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陈履生美术馆主办,展期为10月11日~30日。
展览共展出50幅当代书画名家专门以油灯为主题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展示了油灯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参展画家均为来自中国各美术馆、画院等专业机构的知名画家,如杨之光、陈加泠、张立辰、王玉珏、尼玛泽仁、范迪安、田黎明等名家,其中健在的年龄最大的画家为生于1928年的鲁慕迅,最年轻的画家也近60岁。
开幕式吸引了众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澳洲人士,也点燃了在澳华人心中对于油灯的记忆。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张英保表示,这是一个表现历史与记忆、艺术与个性的展览,澳大利亚民众通过展览既可以了解中国油灯文化的精彩,又可以领略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兼驻悉尼旅游办事处主任陈霜表示,中国油灯文化以实用与审美并重,油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品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希望澳民众借油灯文化多维度地了解中国文化。
观展中,陈履生美术馆及油灯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讲述了每幅作品背后的小故事,如杨之光的《井冈山油灯》就是对其和鸥洋合作的、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著名画作《不灭的明灯》中油灯的再现;著名的班禅画师尼玛泽仁在四川都江堰家中刚完成《五月十二日画灯》,就发生了汶川地震,使该画作具有了特殊意义,等等。他介绍说:中国油灯在超越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油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造型,更有着材质等多方面的不同,凝聚了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表现了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扬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