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专题培训班开班 下一条:市领导慰问百岁老人
丰乐桥村:岁丰熟 民安乐 人和美
  2019-09-26

  
  
  
  
   当记者见到樊明福的时候,他正漫步在丰乐桥村的银杏山庄内,上百亩银杏树林、十几万株银杏树随风摇曳,树叶青黄不接。一景一人,俨然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今年72岁的他,说起来也是与新中国共成长的一位老人了。70年来,这片曾经荒芜贫瘠的沿江小村庄,与新中国一道,在时代的洪流中跋涉向前、羽化蝶变,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生活蝶变:从沿江旧平房搬到整齐居民点 樊明福,丰乐桥村东10组人,是村里老年协会的会长,也是一名老党员“以前房屋大多是建在沿江边上的旧平房,房前屋后养鸡养鸭,河水很脏,蚊蝇成群,卫生环境很差。”樊明福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多数村民去城里买房,而留在村里想重新翻修房子的,也受到规划区域的限制。 记者了解到,整个村共29个组,有20个组都不在规划区域内,所以无法翻房。房子不能翻修,只能等着它越来越旧,那后来是怎么住上新房的呢? 2013年丰乐桥开启复垦之旅,规划83户,截至目前已完成了46户复垦,预计明年年底全部结束。樊老就是2016年搬到位于宁丰小区的新房的,“搬到居民点后实施了雨污分流,绿化、道路都是一流的好。”樊明福笑着说。 经济蝶变:打造“一村一品一店”省级示范村 复垦之后,沿江的房屋没人住了,但田地都还在,是继续种田还是重新开辟一条致富的新路子?村民王金龙给出了答案。 “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在江边卖小鱼苗的,也是第一个想到承包田地养螃蟹的人,后来村里人都被带动起来养螃蟹,南洋、荣华、江玉农场和合作社相继都开发了。”樊明福告诉记者。 2005年丰乐桥村抓住沿江开发旅游生态园项目为契机,把实施“一村一品一店”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村里成立了4个特种水产养殖农业合作社,9家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1200亩。特种养殖品种有:中华绒螯蟹、江蟹、桂鱼、鲢鱼、青鱼等,2018年,村水产品销售总产值达1300万余元,其中通过微信电商平台销售水产品产值近300万元,比往年同期增长30%。 目前 “江穗源”、“扬中江蟹”、“江涛”牌江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服务蝶变:便民服务让村民乐享健康宜居生活 72岁的樊明福身体硬朗,每天早上都要去村委会旁的法治文化健身广场锻炼,这离不开他退休前做乡镇医生的那段经历。 “以前我做赤脚医生的时候,连自行车都没有,听诊器、温度计就是全部家当。现在村卫生室里中医理疗、康复科室一应俱全。”樊明福向记者介绍到。17年村卫生室建成,是全省一流的“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现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月的7号还有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的义诊活动。 除此之外,村里先后建成了居家养老中心和法治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成立共青团、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显著提升了村民便捷健康的生活体验,并多次荣获 “镇江市体育强村”、“扬中市敬老模范村”等称号。 居住优、产业兴、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新景象让丰乐桥村的村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村庄虽小,却浓缩着时代发展变化的历史剪影,现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丰乐桥人”又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送戏下乡,老年协会联谊座谈、重阳节庆祝活动,都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丰乐桥,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祖国的70华诞。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76038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263967 本月:1939842 今天:12131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