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学习强国中的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日托式养老就在家门口
下一条:
新中国峥嵘岁月 婚姻自己当家
公共服务从融合走向深入
外来人口增多,如何使新老居民有机融合,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呢?请看广宁社区的:
2019-09-22
“外地人,本地人,来了广宁社区就是家里人。”这句话,是广宁社区“新居民”的肺腑之言。如今,在本地人眼里,外地人成为广宁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外地人眼中,这个文明社区开放包容,村风醇厚,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十几年前,外来务工人员刚刚大量涌入广宁社区时,社区也搞培训,培训的内容是生活习惯、交通法规、维权等。如今,培训内容上升到技术与精神层面,变化很大,这是融合走向深入的表现。”社区党委书记郭玉妹说。 老杨一家来自安徽,在广宁社区租了一幢门面房,搞起了熟菜生意并搞起了美团快餐。“网店开了两年,生意很好。我们一家今年就没回家过年,除了网上点餐忙还有预约上门办酒的,一个正月估计能挣到2万多。”老杨高兴地说。开网店虽然成本低,但技术得过硬。虽说经常上网,但对于网络操作是“技术盲”。 广宁社区想他们所想,组织电子商务经营者、网点配货商等免费参加电子商务推广引流培训班,让大学生村官为他们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现在我又搞起了水果批发,老家水果多,我们就在源头拿货然后送鲜果上门。”老杨说前些年靠电脑开网店,现在在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通过智能手机开起了微店,现在的手机开的微店生意也一样红火,老杨很感谢广宁社区的公共服务和文明乡风,让他的生活过得滋润。 “我们还给外来户办了证,凭借‘社区居住证’,流动人员就可以与社区居民一样,在社区范围内享受同等服务和待遇,如就医、就业、维权等问题。”社区主任陆廷军说,“同时,流动人口也将服从社区管理,遵守村规民约,受村民自治章程的约束。” 据统计,目前广宁社区有流动人口460余人。发达的经济、繁华的城区带来的“超强辐射”,让社区成了外来务工的“候鸟”们心目中理想的“过冬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务工人员从全国各地 “飞”过来。 安徽人老李来广宁社区近5年了,一口扬中话语已很地道。他感受最深的是,本地人和他们关系十分融洽。“刚来时,在老板家打工,老板一家和我们一个锅里吃饭。端午节,老板娘和我们一起包粽子;中秋节,老板一家会给我们买月饼和水果吃;过年时,帮我们联系大巴车送我们回家。”现在老李盘算着在广宁社区内的景华苑买套小居室真正扎根在这里。 郭玉妹向记者举例,社区内的景华苑,是社区新开发的一个普通的居民住宅小区,而在这里居住的,有百分之二十是外来户,他们将户口都迁到了广宁社区,并在这里买了房、安了家。广宁社区优质的服务、全面的关爱,让越来越多的人留在了这里,工作、生活。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65720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155327 本月:1831202 今天:1267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