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学习强国中的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运动三分钟就有保健功效
下一条:
农行ETC
外卖健康证不能沦为摆设
来源:广州日报 2019-09-18
日前,有外卖平台送餐人员被媒体曝光未体检便以“150元”的假证通过了平台审核实现接单。据了解,在外卖健康证的办理、审核环节,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一个伪造健康证“灰产”的出现,无疑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问题,往往指向症结所在。伪造健康证能有生存空间,说明在办证、核证环节上有空子可钻。比如,对于外卖送餐人员是否必须持有健康证,目前法规仍未完全统一。虽然很多地方在针对网络餐饮服务出台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已要求送餐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国家层面的统一法规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面对这样的情况,外卖服务平台方更应着眼行业长远发展,而主动强化管理职责。可实际上,有些平台的做法却与之南辕北辙。 比如,为吸引更多送餐者承接订单,一些平台对“新手期”送餐人员采取健康证豁免政策。就是说,在你首次注册为该平台外卖员的一段时期内,无需提供健康证明即可抢单。进而,审核技术的不过关,又让伪造假证有了可乘之机。不过,治理这一乱象真是道难题吗?恐怕不是。随着社会治理“一张网”的织牢织密,证件号在网上一经查询,便足以令假证无从遁形。很多时候,通过制度完善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以往令人头疼的一些规则漏洞大都能实现有效封堵。 因此,当治理工具和手段越来越充足、完备的时候,治理的效果如何,就更多体现在决心和方法上。既要拿出决心,在工具和手段的引进、建设上毫不犹豫;也要讲究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化、信息化治理的优势,把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隐患掐灭于萌芽状态。外卖健康证乱象带来的思考,正在于此。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7028936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7289820 本月:13640050 今天:19754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