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询案件审理流程、12368服务热线全天候、远程视频接访、多元化纠纷化解平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近年来,扬中法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据了解,过去一年,扬中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接待群众11063人次,诉讼服务网络平台服务群众 914人次,“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群众来电456人次。而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系统的推行,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司法便民宗旨,进一步拉近了司法与公众的距离。
作为矛盾纠纷进入法院的第一站,诉讼服务中心具有第一时间处理纠纷的优势和便利。为了更好地在诉前化解纠纷,诉讼服务中心打造了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构建诉讼与行政调处、人民调解、仲裁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目前,已建立家事、医患等各类纠纷联合调处平台7个,朱沪生工作室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执行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能否实现,对于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树立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扬中法院举全院之力,通过内部整合资源,外部多方联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让执行“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无处躲藏,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
坚持不懈深化司法改革
“科技法庭”“电子卷宗”“云柜系统”“网上办案”“数字化审委会”../....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信息化成果,在扬中法院都已成为现实。
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信息化3.0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该院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紧扣“实质化运行”方向,向“信息化、集约化”要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一个更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正在形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已全面建成。过去一年,扬中法院共向当事人推送案件节点信息22407条,网络庭审直播案件2026件,在互联网公开生效裁判文书4531件份。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6次,召开新闻发布会5场,公布典型案例16个,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针对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案件大幅增长的形势,扬中法院开展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并成立了速裁团队,对简易案件集中受理、专门办理。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近年来,扬中法院通过牢牢把握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关键,牵住司改的“牛鼻子”,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以员额制为基石,以院庭长带头办案为引领,改革进程蹄疾步稳,改革措施落地生根。目前,法官员额制改革如期完成,法官办案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各项配套措施日益完善。
持之以恒建设过硬队伍
近年来,扬中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总要求,突出政治标准,强化能力提升,努力建设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法院队伍。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进一步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正确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断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办案质量和司法水平,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5月29日,岳益民院长在为全院党员干警上专题党课上说道。
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扬中法院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成立机关党委,优化党支部机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开展庆祝政治生日、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强化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各类人员岗位特点,组织开展分类培训。依托青年干警法学研究会定期开展学术研讨,组织开展优秀案例、优秀文书评选活动,连续八年在全国、全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获奖,1篇裁判文书在全国法院首届“百篇优秀文书”评选中获奖。多次开展法官庭审观摩、书记员速录竞赛、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等岗位练兵活动,干警业务技能明显提升。
□朱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