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早秋的乡野 下一条:爱中华之魂做“三有”新人
“半边架”教书先生
  2019-09-10

  □ 马海霞 外公是名教书先生,他眼神不好,推木轮架子车不敢用全力,只能用一半力气“试探”着推,外婆瞧不上外公干活这副架势,常数落他,除了会拿笔杆子啥也不会干,是位“半边架”先生。后来,外公干脆弃了架子车,庄稼都用肩扛。 那时候的老师,一个人带一个班级,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得根据自己特长兼教别的班级音体美,一点儿时间也没有,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批作业、备课,节假日还要学习开会,有时一个月也见不着人。外婆为此怨言不断,发誓几个女儿将来找对象最好文武双全的“全架”先生。如不能两全,宁可找个粗人也不找秀才。 我小时候总缠着外公讲故事,外公除了讲国家大事,还爱讲他教书那些事儿—— 他们学校有一个十岁的学生,是个惯偷,县百货大楼都被他偷怕了,年龄小,又不能把他怎样,只好将他的照片悬挂在百货大楼门口,标注上“此人惯偷”,一为警告他,二为解气。学校上至校长下到老师,均拿他没办法。那年,学校新调来一位老师,恰好教这位学生,便选他当班长,官帽子戴头上,他竟然戒掉了偷的毛病,成了优等生。 外公还常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学生,每天中午吃饭后都第一个到校,老师问他,午饭怎么吃这么快。他回答,还不等我回家,母亲先给我煮了凉面,我回到家洗手便吃,五分钟便吃饱。老师不相信,悄悄跟踪,却发现这位学生离开学校后去附近的玉米地里掰乌米充饥。老师看到后回到宿舍煮了一碗面条,喊学生来吃。从此,这位学生跟着老师吃了三年免费午饭。 外公众多温暖的师生小故事里从未提起自己,但我觉得肯定有,只不过外公不好意思说罢了。外公性格绵软,为人和气,我从未见他发过脾气。外婆说,旧社会教书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但外公却从未打过学生,连高声吼骂都没有过。 一到逢年过节,总有学生结伴来看望外公。通常外公和学生们聊半天,走时外公还搞不清谁是谁,外公“不认得”学生,分不清哪些学生混得好,哪些学生有用处,他从不主动找学生办私事。 外公晚年时开始“好为人师”。一次我和外公闲聊,说起学校某老师体罚学生,第二天上学时,我远远望见外公“摸”进了学校,打听到了某老师的办公室,将其喊出,站在校园一角讲起过去他当老师时发生过的温暖故事。我不放心,站在近处观望,只见某老师皱着眉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放学后,我和外公谈起某老师的态度,外公笑着说:“不耐烦没关系,只要他改正自己的教学方式就好,若还体罚学生,我还去给他上课。” 以至于后来,我都不敢将学校的情况告诉外公了,否则他再去学校“好为人师”,被气量小的老师记在心里,够我喝一壶的。小学时不懂事,对外公此举甚是不解。 外公86岁去世,要是活到现在也有104岁了。外公走后的这些年,我也经常在和朋友甚至和陌生人聊天中谈起外公:“我外公是位教书先生,解放前参加的工作……”原来,在我的骨子里一直以外公这位“半边架”的教书先生为荣。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80765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268991 本月:944866 今天:44541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