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学习强国中的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邮政储蓄
下一条:
“换脸”有隐患,新技术商用不能没有边界和门槛
以点串线,探索文旅融合之路
2019-09-03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近年来,为了不断改善和提升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友好村紧紧围绕“一核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目标,坚持走文旅融合之路,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景点,将宽心圩红色教育基地、镇江市党员实境课堂、省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古树名木鉴赏园、汪家圩地名文化园五大特色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用旅游的理念规划乡村,打造美丽乡村“内核”,探索出一条“环境+文化+旅游”的乡村融合发展道路。 传统村落 传承历史留住乡愁 住久舒适的高楼,过惯快节奏的生活,但历史记忆却挥之不去。每每静下心来,那绿树翠竹掩映下的青砖灰瓦、篱落菜圃便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叠现。 位于北江边的友好村,紧紧扣住人们“乡土、自然、生态”的心理需求,还原传统村落民居的生活场景。竹制篱笆院落、旧时生产生活器具、还有那别具风味的码头墙,以及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军械…… 传统村落的渔耕文化馆里收集了渔船、渔网、虾篓、蓑衣等用具,完整地保存了渔家生活场景;农耕文化馆展现的是从旧社会的生产农具,到土地革命后的农民不挨饿,再到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集体劳作场景。馆内,有的展品是走访本地村民家中收集过来的,有的展品是前后多次前往苏北、安徽等地寻访收集来的。郭茂祥说,我平日里就喜欢收集些老物件,其中部分展品都是我提供的。 游客们通过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扬中本土的“渔耕文化”,了解感悟先辈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精神,中老年人从中寻找到那个时代的记忆,年轻人由此加深了对农耕时代文化历史的了解。 不远处近百亩的古树名木鉴赏园,古朴韵味十足,园里有百年树龄的楠木、龙木石楠、紫薇,以及日本罗汉松、红豆杉等名贵树木,不少园林艺术爱好者慕名前来鉴赏,自开园以来接待市内外游客8万多人。 实境课堂 党员活动丰富多彩 宽心驿站内的镇江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自建成开放以来,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党员活动,先后承办了市城投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扬中市烟草专卖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三茅街道基层组织员培训班、新扬社区“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情怀”党员活动等党建活动近60余次,已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学习10万余人次。 今年3月,住建系统基层党员来到友好村党员实境课堂开展党员冬训活动,大家从办公室走向基层,从城市来到乡村,切身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真谛。通过参观实境课堂和声情并茂的党课,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新思想新理念根植于心。 友好村红色教育基地高度还原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党带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状态,现已被列为的“扬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亦可把进入‘实境课堂’的过程作为不断内化修养的过程。 汪家圩 周边百姓的“后花园” 汪家圩变化的点点滴滴,友好村八组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正如村民王菊英老人所说,“这是一个即使是发呆都很舒服的地方”。 汪家圩是友好村有名的低洼地,过去流传一句民谣:“汪家圩,水汪汪;十年倒有九年荒;有女不嫁汪家庒../....”,然而,如今的汪家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4月,友好村选址汪家圩建设农民健身休闲生态园,并聘请专业园林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村里投入近15万元进行河塘清淤。2018年4月,投入近40万元进行河坡生态驳岸和低洼地整治,9月份通过招投标投入120多万元进行园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文化墙、生态厕所等项目建设。2019年3月份实施电力、景观路灯、整地和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4月中旬开始全面绿化,建设水面景观带…… 现在的友好村汪家圩生态园,河清岸绿,蜿蜒的步行道旁,通过不同的建筑穿插记载着汪家圩的故事,傍晚时分闲来无事的村民,或坐在河边佛系垂钓,或坐在岸边的椅子上唠嗑……这个用了近3年时间来打造的生态园已然成了周边百姓的“后花园”。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19373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671383 本月:1347258 今天:2758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