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用双脚丈量百姓的健康路 下一条:“开学季”变“消费季”
寻扬中籍陈德铭烈士老家和亲人
他在上饶牺牲,静待亲人祭奠
青晨   2019-08-29

   日前,记者接到市民张大恒、陆尊、王明山来信,称他们在文心雕龙艺术馆中有关上饶集中营的10多本书籍中,发现了一位“江苏省扬中县”的烈士,名字叫陈德铭,而查询我市相关资料中,并无此记载。“因此我们萌发了共同寻找陈德铭烈士的老家和亲人的想法,以告慰先烈,激励后人。” 28日,记者采访到了三位来信市民,其中陆尊就是“文心雕龙艺术馆”的馆主,从他提供的《赤石暴动革命烈士传》中,记者发现书中对陈德铭烈士的事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陈德铭烈士,江苏扬中县人,1917年出生,曾任新四军游击队副排长,后入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分配任见习参谋。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变”中,陈德铭勇敢善战,一直坚持战斗到全面突围,14日下午,在东流山失守后突围中,陈德铭在一个山坡上隐蔽休息,被从东西两面包抄过来的敌人逮捕,关押在蒋军嫡系五十二师。同年3月,全体被俘人员被押解到上饶周田村,囚入上饶集中营,并重新编了队,陈德铭被编在“军官大队”第一中队“训练”。 同年9月,集中营进行了第二期“训练”编队,特务将最“顽固”的同志集中编在第三中队,陈德铭被编在三中队二区队“受训”,在狱中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陈德铭坚决拒绝匪特强迫自首,因而被特务用竹扁担毒打和罚站。一天夜里,他与本区队的同志,用被子把作恶多端的叛徒班长张升有的头蒙起来痛打了一顿,使这个叛徒作恶有所收敛。他常对同狱战友们说:“人不怕鬼,鬼就怕人。坚持斗争,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 1942年4月,上饶集中营对外改名“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后,原“军官大队”“特别训练班”被囚同志共六百多人,统一编成六个中队,陈德铭被编在“军事顽固队”第三中队。同年6月17日下午,第六中队八十多名同志,在崇安赤石崇溪河畔成功地举行了暴动,尔后,特务匪徒疯狂报复,于19日下午在虎山庙上坡旁,集体屠杀了一批革命志士,陈德铭在屠杀中英勇牺牲,为革命付出了血的代价,时年仅二十四岁。 记者从文心雕龙艺术收藏的书籍中获悉,除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赤石暴动革命烈士传》之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 《上饶集中营——人物名录》、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上饶集中营——红色之旅》以及海风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编印的《回忆与研究——皖南事变赤石暴动》中,分别都出现了陈德铭烈士的相关记录,并明确是“江苏省扬中县人”。张大恒他们认为由此应该可以确定陈德铭是我市的烈士,于是他们去了我市退伍军人事务局、民政局等部门查询了相关资料,但并没有发现有关陈德铭事迹的记载,“我们认为没有陈德铭事迹记载的原因,可能是他在外地参加新四军,而本乡同伴无人知晓,或因当时交通信息不畅等原因造成,还有就是他牺牲时年仅24岁,估计离开扬中时是20岁左右。” 此次张大恒他们发起寻找陈德铭烈士老家的想法,是想要告慰先烈在天之灵,以继承革命遗志,不忘为了幸福生活而浴血奋战付出血与生命的烈士,“我们希望寻找陈德铭烈士老家的过程,也是大家重温红色历史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青晨 记载陈德铭烈士事迹的书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7727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62428 本月:1538303 今天:21862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