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优质均衡,实现人民生活“高水平” |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系列评论之四 |
|
2019-08-06 |
|
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立足注重优质均衡,推进人民生活迈向高水平这一要义,我市将发展民生经济作为打造强市名城的核心,就如何发展民生经济、怎样做好民生工作提出鲜明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分析壮大民生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的硬招实举,全面推动人民生活迈向高质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有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半年多来,我市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外,还从物质层面发力,优质均衡地通过经济建设这个渠道,保障民生供给,增加群众财富。
推进人民生活迈向高水平,要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排出一批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不断感受到生活新变化。在我市,这样的“新变化”层出不穷: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退捕上岸渔民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帮扶,并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着力破解用工荒、就业难并存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再就业2000人。更多的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构建出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
推进人民生活迈向高水平,要着力提标公共事业,办好一批扶助性的民生实事。要坚持向下聚焦基层基本,向上提升服务水平,研究落实配套措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切实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群众走。
(下转2版)
近两年来,我市开始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书香扬中”建设等一系列的公共事业工程。有学可上、有病可治、老有可依等这些“隐性财富”,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飙升。
推进人民生活迈向高水平,要着力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强化各类社会保障。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强化就突显得特别重要。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把各方面的民生工作做得更好。值得骄傲的是,我市已经走在前列: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做到自然增长;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推进精准扶贫,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
民生既是“指南针”,也是“终极目标”。走在为民谋福祉的路上,我们信念笃定: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百姓的生活会更宽裕、更便利、更安心、更有尊严,社会更公平正义。
□范永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