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扬碟钻石:用“头发丝精度”独步行业巅峰 下一条:大全集团:聚力创新“智”造未来
华强新能源:首次实现燃机进气系统“中国制造”
  2019-07-15

  这家企业很小,仅100多号人;这家企业很年轻,2009年成立至今仅10年光景,但其潜心研发的产品却“含金量”十足,首次实现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国产化”。 “铁疙瘩”里藏玄机 这一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你到车间看会很失望,就一堆铁疙瘩。”在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黄保平半开玩笑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生产线。“这边是下料组,这边是焊装组,这边是喷涂组……”一圈走下来,敲敲打打、焊接喷涂,似乎确实没看到多么“高大上”的工艺。 然而,就这一堆“铁疙瘩”,却打破了国外几十年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首次实现了本土化设计、本土化生产。 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牢牢“拽在”国外手里几十年?“我们研发的进气系统是配套燃气轮机的,燃气轮机烧天然气,需要高品质的空气。空气中的杂质会对燃烧的部件造成磨损,甚至阻塞管道,因此过滤是进气系统的主要功能,另外还包括加热、冷却、降噪等其他功能。” 高风险、高投入、有技术门槛,且风险和回报不成正比……这些“高危”字眼是贴在该系统上的“标签”,也是阻碍“国产化”的重要“壁垒”。“因为进气系统是安装在主机前面,一旦出现问题造成主机损害,那损失就大了,不光是几个亿的价值,还会影响整个电厂。”而华强新能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两年磨一“剑” 15年拿下江苏“首台(套)” “第一只螃蟹”并不容易吃。从2009年成立,到2011年拿到第一个订单,两年“蛰伏”,黄保平带领一支6、7个人的技术团队在“推翻重来”中不停“倒带”。 “外表看似简单的系统,其实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包括结构、流场、热力、声学、空气过滤、自动控制等等……”两年里,他们一方面潜心研究,攻破一项又一项学科难点;一方面与主机厂做技术交流,到用户电厂了解产品运行。 与华强新能源开展技术交流的上海电气,在遇到华强之前,其主机上的进气系统完全依赖国外进口,“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其价格之高可想而知,他们也希望该系统能够实现国产化。但由于其工艺和技术门槛很高,因此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并不容易。” 不下20次的技术交流;不计其数的重复着做方案、发现问题、推翻重来;因为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密封条,在上海转了3天,找了好几家产品进行研究……在黄保平的带领下,凭着“几杆枪”终于研制出贴着 “华强新能源HQA”商标的进气系统。 2012年装着“华强牌”进气系统的燃气轮机在宁夏安装、调试、运行成功,2015年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 从“非标”到“定标” 赢得更多行业话语权 如今,“华强牌”进气系统已经占领了国内60%以上的市场。“基本上把国外产品打得溃不成军,之前国外卖得很贵,我们做成之后,他们也把价格下调了,无形中给国家节省很多外汇。”黄保平面露自豪神情。 随着华强新能源的首创成功,并占领国内“大半江山”,其在行业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将一个“非标”系统,逐渐安上“华强标准”。 “国际上做燃气轮机厂家不多,用于能源行业的就几家: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安萨尔多等,每家的技术规范都不一样,因此没有通用的标准。”黄保平向记者比划了一下,一套技术规范就有3本新华字典的厚度,“光看技术规范就能看晕了。” 起步阶段,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严格按照各个技术规范的要求“独家定制”,比如系统上的门,大小、形状都不一样。而现在,他们尽量做成标准化,制定出各个部件的“华强标准”。“很多时候我们有底气、有能力去改变别人的主意,给出合理化建议。” □刘帆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3141030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9704897 本月:6055127 今天:30144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