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我市首个“不见面开标”工程完成开评标 |
公共资源交易进入“全程线上”时代 |
|
郑云 2019-06-24 |
|
本报讯 24日上午,我市首个采用“不见面开标”系统的红星国际生活广场二期地库土建及安装工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整个开标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仅持续15分钟,创下“史上最短”开标时间记录,这标志着我市建设工程交易从 “现场开标”正式走向“线上开标”。
上午9时25分,记者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楼开标室看到,离项目正式开标只有5分钟,开标室内投标单位坐席空空荡荡,显得异常“冷清”,工作人员在电脑前指导招标代理操作。9时30分,开标室前面的投影屏幕上切入网上开标大厅倒计时为零的画面,大屏幕上显示着开标信息和在场工作人员的影像,招标代理通过摄像头和耳麦主持开标活动。参与投标的16家企业分别在自家公司电脑上用CA锁解密投标文件,全部完成后由招标代理将所有投标文件上传至评标系统。上传完成后,16家企业的投标价格、项目经理、项目工期等信息逐一在屏幕上呈现,待各单位确认无误后,开标环节结束。整个开标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仅持续15分钟,创下“史上最短”开标时间记录。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 “放管服”改革,有效落实“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要求,从去年开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开始部署“不见面开标”相关事宜。与传统开标模式相比,“不见面”开标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不仅可以减轻投标企业负担,交易成本也会明显降低;提高交易效率,通过多点并发、同步解密投标文件,交易时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使企业彻底摆脱了地域限制,可在本地同时参与多个地区的投标活动,促进了市场竞争;精准打击围标串标,全程线上操作,步步留痕,能够隔离投标人之间的串联,斩断投标人与专家评委线下接触的可能,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有效减少腐败行为。
(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