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朱培煜
最近我跟妈妈一起读了《复兴之路》希望工程篇章中“他们一起回家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好奇心驱使我又上网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大眼睛的女孩,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那是以一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而成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苏明娟,她从一个贫困大别山的苦孩子成长成大学生,再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感恩社会。我们可以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她是多么渴望读书,她的眼神是那么的天真,纯洁。就是因为这个眼神,感动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失学儿童有了上学的机会。
如果不是那对闪烁着渴望与童真的双眸,如果不是那双充满着忧郁的大眼睛,如果不是一位平凡的摄影记者把那一时刻忠实地记载进他的镜头,“希望工程”这四个字不会那样深深地撼动亿万颗真诚的心灵。那双专注而渴望的眼睛,不正是千百万贫困地区儿童们渴望读书求学的心灵?就是这双震撼人心的大眼睛,让无数真诚善良的人落下了滚滚泪珠。于是,一个又一个孩子得以重返课堂,一个又一个希望小学得以筹建运营。
今天,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困苦;当我们吃着可口的饭菜时,可曾想到那些因为贫困吃不上三餐的儿童;当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也渴望父母的爱。我觉得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还不晚。
想想自己也曾有段时间不听话,不要求上进。一次妈妈带着我去查学生寝室,走进一间寝室,一位瘦弱的女生一瘸一簸地忙放下手中的书跟妈妈打招呼,我一下子愣住了,只见她满面笑容地问妈妈“老师这是您女儿吧,真可爱”,一边对着我不好意思地说 “你看姐姐这里也没啥吃的给你”……后来我居然一句都没听得下去,因为有好多的疑问。回来的路上妈妈说这个学生因为小时候一次生病留下后遗症,但是她非常坚强开朗,从来不因为自己身体的异样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反而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非常努力地学习。来自西部地区的她从不想靠别人接济,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补贴生活,听到这里我羞愧得低下了头:“妈妈,我错了。”妈妈摸着我的头把我搂进了怀里,从那天以后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大眼睛”苏明娟能感动我们,让“希望工程”深入人心,那我们也应该用我们的爱心、真诚与善良,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姐妹兄弟,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但愿更多充满爱心的人关注 “希望工程”,关注农村山区里渴望上学却无力上学的孩子,并且纷纷伸出援手,为更多的人点亮心中的希望之星!
指导老师:徐小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