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天赐威海 下一条:振臂扬帆为梦启航
要重视文体教学
  2019-05-31

  

□ 朱务清 语文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总是占据半壁江山,而且规定“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这看起来是淡化文体,其实是强化文体。因此,加强文体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应担负的任务,也是为青年学子继续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必备的写作根底。作文只有遵循文体基本的规范,才能守正创新,有所创造。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1938年初,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投奔中国抗日前线,不幸以身殉职。伟大领袖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著名作家周而复写了《白求恩大夫》,充分表达白求恩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深挚感情。 先不妨节引毛泽东和周而复的文章的有关章节,再作解说: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潘同志想到他冒着雪,饿着肚子,一天走了八十里山路,太辛苦了,就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去吧。”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看病房。他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病员,其中有五个要立刻做手术。 “二十分钟以后能做手术吗?”他问医疗队的王大夫。 王大夫在医疗队里担任检查每个单位的手术室的工作,今天刚到,没有来得及去看,就抱歉地说:“我还没有到手术室——” 顾部长接过来说:“二十分钟后可以做手术,叫他们去准备好了。你先吃饭去,待会儿好动手。” “我也要参加准备工作,没有时间吃饭。”(周而复《白求恩大夫》) 同样是讴歌白求恩毫不利已、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的崇高精神,但两者却选择了不同文体,前者是政论文,后者是传记。 语文学家张寿康主编的《文章学概论》指出:“区分文体的标准“基本上是由文章中根据内容需要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而确定。” 我虽然研读过一些写作理论著作,但是对表达方式还未发现一个完整又明晰的定义。这又是我们讲授写作知识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我在拙著《应用写作新稿》)里尝试着这样界定的:“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选取不同的词语和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写作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文章的形式和表达方式要看题材内容,要看写作的用途和要求。所谓写得生动,往往就是精彩的描写;所谓感染力强,往往是真切的抒情;所谓深刻,往往是精当的议论。”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就是运用逻辑思维,凭藉概念、判断和推理,采用事实、对比等论证方法,高度赞美白求恩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以深刻的哲理折服读者。而周而复的《截肢和输血》主要是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以典型的事迹,塑造了白求恩光辉而灿烂的形象,以情震撼读者的心弦,让人潸然泪下。 对五种主要表达方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已作了详细的解说,就不再赘述。 但是,中学生一般觉得很难区分记叙和描写,其关键是记叙让人有所“知”,描写让人有所“感”。不妨举例说明一下:如果有人和大作家茅盾同时同地去看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只是这样写道:“白杨树是西北高原上极普通的一种树,顽强地对抗着西北的风雪。”这只是平平淡淡的地道的记叙,读罢脑海里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更不说肃然起敬而联想到北方军民抗日的坚强意志了。茅盾在《白杨礼赞》却是这样描写的: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的;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口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扰,对抗着西北风。 读罢这段流光溢彩的文字,透过白杨树的“形美”,领略到它的内在的“神美”,由表及里,写尽了它的“不平凡”,从而油然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大作家用“力争上游”这一人格化的语言,总括出白杨的外貌形态的基本特征,牵引读者视线,由上而下地观察它的“干”、“枝”、“叶”和“皮”,突出它的高大,像定影一样,活现出白杨的神韵风采。 我们不妨可以拿魏巍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完全可以这样说,它几乎调动了五种表达方式,稍加剖析,就能基本上掌握这五种主要表达方式了。 区分文体的标准,张寿康认为:“基本上是由文章中根据内容需要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而确定。”他把文章分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实用文四大类。 叶圣陶强调中学生一定要写好记叙文,这是写作的基本功。 古人认为“文章以体制为先”。写作之前,“宜正体制”;写作之后,“要不失体制”。“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表达方式既是区分文体的重要标准,也是写作的基本功。因此,一定要下苦功识别和掌握基本表达方式,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文章来从而避免文不对体的错误。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37130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918668 本月:2594543 今天:5279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