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凝聚家庭“小气候” 温润社会“大气候” |
扬中市首届文明家庭标兵户展示 |
|
2019-05-14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我市在基层推荐、资格审核、初评公示、综合评定的基础上评选出2018年度“文明家庭”。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将这些家庭的家风家训以及先进事迹进行展示,以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自觉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模范传承家风家训,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
文明家庭标兵户
韩文炳家庭
家风家训:与人为善 予己为善
事迹简介:
企东村3组的韩文炳5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人后68岁时再度丧夫,孤苦伶仃一人生活。韩文炳妻子黄惠珍得知后,将韩母接回家中悉心照顾26年,直至婆婆94岁去世。这种孝心孝行直接影响了儿媳,儿媳陈春红对黄慧珍也是关爱有加,但凡她出门办事,陈春红都主动开车接送;儿子韩璐、儿媳陈春红还热心公益事业,自2014年起资助湖北省楼廷小学四年级学生,5年来共资助上万元。
朱宪蓬家庭
家风家训:助人为乐 代代相传
事迹简介:
花 甲 之年,她却为“爱”创业。5年来,朱宪蓬与爱人累计投入数百万建设“爱心家园”养老院。为了让老人住得宽敞,夫妻俩宁可自己住在三层阁楼3年多;为了让老人过得开心,他们不仅扩建了健身广场,还新建阳光小屋,年年举办文化活动;天冷了,她把老人的脚放到胸口焐热;夜长了,她陪老人聊天;对待老人,他们虽不是骨肉亲人,却胜过亲生儿女。“爱心家园”的亲情服务让老人们慕名而来,养老院65张床位常年满员。
朱秀成家庭
家风家训:规规矩矩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
事迹简介:
普济村朱秀成家庭夫妻和睦、对儿孙教导有方。朱秀成先生热爱教育事业,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克已奉公,用实际工作获得了学生、家长和学校多方面的赞扬;家中三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在长辈的教导下,也都在学业和工作上有着突出成绩。家庭长辈对晚辈关心爱护,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妯娌之间十分亲近。在邻里关系上,家庭成员与邻为善,邻里关系亲如弟兄,在邻里间口碑极佳。
解恒明家庭
家风家训: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事迹简介:
解恒明家庭四代同堂,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兄弟三人共同经营帅雅服饰和永丰电器仪表公司,三家在事业上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不仅把事业忙得红红火火,对母亲姚四女也是关爱备至,十分孝顺。母亲姚四女还是个热心肠,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也直接带动了子女投身公益事业。多年来,解恒明这个大家庭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扶贫帮困和村里的公共事业。
钱维亚家庭
家风家训:勤奋好学、节俭朴实、孝老爱亲
事迹简介:
钱维亚家庭四代同堂,数十年和睦共处、幸福安康。钱维亚一直勤于学习,退休后坚持写作,积极为家乡各项事业贡献力量:主持编撰《永胜文化》一书;出资并带头续修《钱氏家谱》;担任村校外辅导站导师;主动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家庭成员对他的举动都十分支持,家中晚辈在他的影响下,惜时研读经典文章,积极参加各项征文、演讲比赛,并屡获奖项。该家庭因为良好的家风传承多次获得市、镇两级表彰。
杨纪根家庭
家风家训: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事迹简介:
孝亲何必论血缘,现年67岁的杨纪根,在儿时被杨恒新、杨春英夫妇收养。在杨纪根的记忆中,养父常常挂在嘴边的,便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8个字。在一起生活的55年里,杨纪根一次也没和养父母红过脸,他认为“孝就是顺,就是不和老人顶嘴,不让老人生气。”养父母年事已高,他根据二老的口味,换着花样做饭菜;在养母杨春英患病住院期间,他寻访名医,精心照顾……杨纪根用他那坚实的臂膀为养父母支撑起晚年生活的晴空,他们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孝道真谛。
姚秀兰家庭
家风家训:不管多大困难,都要永不言败;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尽力而为
事迹简介:
季爱国、姚秀兰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创办扬中国鹰电器有限公司,过程中几经挫折,吃尽千辛万苦,但两人从未放弃;事业有成后,不忘初心,热心公益,资助贫困儿童,帮扶困难职工,关爱弱势群体。为了发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姚秀兰带头捐款筹集资金,注册成立公益组织“幸福木兰”,目前拥有成员100余人,2018年,姚秀兰被评为“扬中好人”。
朱连英家庭
家风家训:爱国守礼、奉献社会
事迹简介:
朱连英家庭是新程村7组一户普通的居民家庭,一家人先后有6人进入部队当兵,该家庭是无数个平凡而普通的军人家庭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对祖国满腔的热情和忠诚。整个家庭一直把“爱国守礼、奉献社会”作为他们的家风家训。
阮小宝家庭
家风家训:热爱运动,积极向上,阳光豁达
事迹简介:
阮小宝、黄李夫妇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均为硕士研究生,现担任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夫妻俩都热爱体育运动、喜欢阅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工作中,夫妻二人比学赶超,互相促进,业务精湛,分获省市诸多奖项;生活中,夫妻俩分工协作,把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尤其是妻子黄李与婆婆相互体谅、亲如母女,获得学生、同事一致好评。
朱敏家庭
家风家训:严谨治学,静以修身,身教胜于言传
事迹简介:
朱敏是一名美术老师,一直以 “教艺精良、严谨笃学”自勉,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丈夫王中明专注国画创作多年,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画展中获奖,并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夫妻二人兴趣相投,互勉互励,恩爱非常,读书、学习、作画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女儿王艺涵在两人的熏陶培养下,五岁即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多幅作品,此后多次在国内外及省市书画比赛中获奖,现已获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张万元家庭
家风家训: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关爱他人
事迹简介:
张万元家庭一直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团结邻里。在承包学校食堂的19年时间里,夫妻二人免费为300余名困难学生提供饭菜;通过一档电视栏目,他们结对帮扶困难学子,直至其大学毕业;张万元家庭与邻居相处和睦,经常主动帮助有需要的邻居,为帮助邻居张金元妻子办理残疾证,他们主动联系各个部门,并帮助张金元将其妻子送到医院就医。
孙纪福家庭
家风家训:勤为本,善为先,诚为根,和为贵
事迹简介:
孙纪福,葡萄种植户,农艺师。他与妻子一起经营果园,家庭和睦,为人友善,乐于助人。多年来,他们坚持为有需要的农户免费传授技术、提供农药、肥料、销路,成立葡萄合作社,带动周边就业。2018年该家庭还创办残疾人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技术帮扶、就业帮扶。孙纪福多次被新坝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15年4月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
张元进家庭
家风家训:克己厚人、学会感恩,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事迹简介:
张元进家住经开区兴城村,是一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他从医41年,不管时间几何、天气何许,只要病人需要,张元进都风雨无阻、随叫随到,为此他走遍了周边的村村组组,摔断过肋骨、心脏搭过支架,他用自己的付出获得了村民的拥戴,相继荣获了“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江苏好人”“镇江市人民健康卫士”等称号。妻子姚兰英是一名党员,也是村民组长,党员的担当和骨干的责任使她在村组事务中事事带头、处处表率,夫妻二人互勉互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人带来了便利。
王冬英家庭
家风家训: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事迹简介:
王冬英家庭,一个幸福和谐的八口之家。和睦的家风孕育宽广的胸怀。多年来,王冬英夫妻俩与邻里关系和谐,经常为有需要的邻居送药上门,帮助处理邻里纠纷,义务参加村老年协会工作。他们的大儿子孙斌还发起成立 “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温暖和希望。十年如一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文明幸福家庭的正能量。
王德祥家庭
家风家训:留家产不如留家风,留金钱不如留精神,留家私不如留本事
事迹简介:
王德祥,原红旗小学校长。他一生热心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注重家风建设,在全镇享负盛名。退休17年以来,先后撰写讲稿50多份,约20万字,走进多个村老年学校讲课,牵头编制了永平村人才档案。他一直重视自己的家庭建设,儿孙中有5名共产党员、硕士以上学历4人,也有教授(国家名师)、高级工程师等,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文明之家。
文明家庭
郭佳亮家庭
家风家训:夫妻和睦、孝老爱亲、严教子孙、爱岗敬业
陈永章家庭
家风家训: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热心公益、关爱邻里
张正美家庭
家风家训:助人为乐、友好和睦
印兴良家庭
家风家训:立志、守信、尽孝、重义
蒋宏顺家庭
家风家训:中正仁和、实在做人
徐平家庭
家风家训:正心立世、忠厚传家
梅仁平家庭
家风家训:奉献社会、助人为乐
李为群家庭
家风家训: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周双权家庭
家风家训: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钱云家庭
家风家训:和睦相处、遵纪守法、诚信创业
崔友华家庭
家风家训:积金积玉不如积善行德,宽天宽地不如宽以待人
王贵喜家庭
家风家训:为人根本——正直、善良、助人为快乐之本
姚领娣家庭
家风家训:忠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
王友法家庭
家风家训: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底线
匡雪凤家庭
家风家训:德、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