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头疼  为自证身份,他陷入“死循环” 下一条:王磊:深耕农村的90后
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26家扶贫基地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
徐岚高丽   2019-05-06

   本报讯 宽敞、整洁的大棚,绿油油的蔬菜瓜果……昨天上午,新坝镇五一村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内,68岁的村民仲维宏正在田间劳作。 “在残疾人基地,一年下来收入有一万多,生活变得更好了,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仲维宏告诉记者,孙女高媛玉由于高度残疾,本身没有劳动能力,这些年为其看病家里花了不少钱,为了补贴家用,自己曾经干过环卫工,后来年龄大了,就没有再做下去。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仲维宏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脑瘫孙女高媛玉,在村里传为佳话。由于儿子媳妇都在城里打工,家中还有其他子女要照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照顾孙女的重任就落在了仲维宏和妻子身上。他说:“基地就在家门口,干完活就能回家,既能照顾孙女,又能领到工资,我们全家都很感谢。” “以往,残疾人扶贫基地主要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现在,辖区内建档立卡户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也被吸纳进来,帮助他们实现家庭持续增收。”五一村残疾人扶贫基地负责人陈亮带着记者在基地转了一圈,“整个基地占地近70亩,主要种植生菜、茄子、西红柿等10余种蔬菜作物,目前,基地共接纳残疾人26名,根据用工长短,他们的年收入在6000至12000元不等,基地还为他们缴纳了农村基本医疗保险。” 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9315人,其中,劳动年龄段残疾人3765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1342人,受身体条件所限,重度肢体残疾人无法像健全人那样参加生产劳动,导致一些家庭因残致贫,生活陷入困境。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全市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专门召开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要求全市26家扶贫基地,每家至少签约1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户,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增收。在相关部门及广大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已由2016年的801人,缩减至156人。 “贫困残疾人的‘痛点’在哪里,我们的扶贫重点就要跟进到哪里。”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姚久荣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落实创新举措,特别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残疾人,通过安置家庭成员到基地就业、光伏扶贫等措施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要不断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持续增收,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徐岚 高丽)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994560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511221 本月:2187096 今天:9052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