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在三茅街道金星社区,提起孙成龙,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孝老爱亲的事迹更是在社区里被传为美谈。
挣钱顾家两不误
孙成龙,今年57岁,老家在新坝镇新治村,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幸的农家子弟。他8岁丧父,家中还有位因病致残的弟弟。母亲要参加生产队劳动,家中重担全落在这个少年的肩头。因为家庭贫困,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
1986年,他与同事田素珍恋爱结婚。田素珍家住三茅,也是一位早年丧父的不幸姑娘,还是家里的独苗。从此他到女方成家,一肩担起了两边的家庭重担。原先,他在新坝供销社杀猪卖肉,1991年单位改制后,他与妻子双双下岗,从此便在闹市的建宁农贸市场摆了个肉摊。这一干就是三十余年,肉价也从7角/斤涨到现在13元/斤。
2011年之前,孙成龙在建宁农贸市场、南园菜市场卖过肉,凭借着勤劳苦干、诚实守信,他每个月的收入都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但在2011年之后,每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原来自2011年开始,孙成龙把肉摊开到家中,因客源少了,收入自然下滑。放着钱不赚,为什么把店开到家中?原来孙成龙的母亲和岳母都到了耄耋之年,特别是他的母亲,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生活已不能自理。他便与妻子商量将母亲接到身边,由于精力不够,只能把肉摊开到家中。于是乎,他一边卖肉,一边照顾两个年迈的母亲。
久病床前真孝子
孙成龙妻子在食堂工作,由于特殊性,需要起早贪黑,因此照顾两位老人的担子就落在了孙成龙的肩头。除此,他还负责其他家务,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烧饭、洗衣、晒被,接幼儿园的孙子放学,每天都忙得像一个陀螺。
孙成龙母亲的身体不好,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等一系列疾病缠身。一年中,有很长的日子需要在医院度过,但只要住院,孙成龙每天都会给母亲送饭、喂药、翻洗身子、搀扶锻炼,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
“我儿是大孝子,没有他我早不在人世。”他母亲常对前来看望的亲友乡邻这样说,话语的背后是由衷的疼爱和自豪。也有人问他累不累,孙成龙的回答简单而又朴实,“你知道我妈吃了多少苦,她一人养了我们兄弟俩,我弟弟还是残疾人,我吃这点苦算什么?”
侍奉岳母如亲娘
在孙成龙的心里,“岳母和亲生母亲是一样的”。他的岳母身体一直不错,是金星社区的高寿老人之一。身体硬朗的她喜欢驻着拐杖在家门口溜达,去年却不小心跌了个跟头,从此卧床不起,照顾的重任又主要落到了孙成龙的身上。他经常到菜场买一些岳母喜欢吃的菜,在自己的肉摊割最好的梅子肉和骨头煲汤给她喝。
岳母喜欢看热闹,每天他都把岳母从房间背到房外边晒太阳边和路过的乡邻熟人说话。当岳母借助轮椅挪步时,他都会护卫在侧,帮助她进行康复训练。
守肉摊,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老人,接孙子,这几乎是孙成龙每天生活的全部。他的孝心也为子女树立了榜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和女儿也十分懂事,会积极主动和他一起关心照顾两位老人。如今,连带着自己的母亲,八口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孙成龙就是这样一位大孝子,他深怀一颗孝顺仁爱之心,为母亲,为妻儿,为社会坚守着一份孝老爱亲的责任和义务。
□范永贵 张康伟 童瑞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