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李兆申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
◆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内镜医师分会会长、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委会候任主委
作为“2019年第二届中国河豚岛”消化和消化内镜高峰论坛的头号重量级嘉宾,李兆申透露,“此次回去就要拿方案,将在扬中开展面向高危无症状人群的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
李兆申说,这既是一项科学研究,也是一个惠民工程,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调研,得到从预防到早期筛查到医联体治疗的“扬中模式”,把消化道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
李兆申介绍,在我国疾病谱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疾病,其中最常见、被称作健康“第一杀手”的,就是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由于老百姓缺少预防知识,真正到有症状、医生能诊断的时候,85%都是晚期,这些病患能活过五年的不到一半。
扬中的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到底多高、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哪个年龄阶段易发等等疑问,都将通过筛查解开。同时,对筛查出的高危、早癌人群,项目将进行分类指导、干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紧密医联体合作。
要让老百姓“花很少的钱,能够换到更大的效益”。李兆申举例,早期胃癌,一个简单的手术治疗只要1~2万,如果是晚期胃癌,终身治疗需要20万元,可能还不止。
除此,由公共卫生学、生物检测、内镜、临床医生等外援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老百姓不出扬中就能看到大专家,接受规范、优质的诊疗技术和服务,项目主要工作将由我市医院、社区医生来做。
“内镜技术发展不平衡,不是设备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是医生的培养问题。”李兆申指出,现在中国医生明显不够,工作量太大,加大基层医生的培训、加大多点行医、加强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都是今后需要做的事情。
李兆申表示,全民健康、全民教育、全民科普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大专家要做大科普,要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到基层去,给老百姓做科普,比在医院看几个病人的价值高得多,我们期望把晚期肿瘤弄到早期治疗,就是希望通过科普,从源头上消灭肿瘤。”
李兆申提醒,喝酒、抽烟,荤菜、高盐、腌制品吃得多,水果吃得少,不用冰箱吃剩菜,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因素。他建议,不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适当的运动,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做适当的健康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胃镜、一次肠镜,“很大程度上能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季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