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朱阳春
教授、主任医师
◆扬中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消化科主任医师、健康管理师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镇江市医学会消化学组副主任委员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阳春介绍,国家级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已在扬中开展13年,不过因条件限制,筛查区域较窄,“李院士的好消息将给我市更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2006年,我市就成为全国首批8家上消化道癌(原食道癌)早诊早治示范点之一。经调查摸底,确定了部分相对来说发病率较高的村和社区,由村和社区发起早癌筛查动员工作,组织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的群众到人民医院进行免费检查。从问病史、呼气试验、抽验检查、心电图等系列检查,到按照国家筛查标准进行胃镜检查。
“从2006年到2018年底,整个过程持续13年,覆盖人群11万,超过我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2.5万名40岁至69岁的群众接受了免费胃镜检查。”朱阳春说。数据显示,在接受检查的群众里,发现上消化道癌症195例,一半以上为早期癌症;发现癌前期患者810例以及大量炎症、溃疡等病变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这就是早癌筛查最大的价值。”
13年的早诊早治项目开展下来,朱阳春深刻感受到,群众防癌抗癌的意识明显增强了。初始阶段,群众的直接反映就是怀疑,他们不相信怎么会不花一分钱做检查治疗,后来实践证明,真的就是这样做的。对于一些检查出问题的立即治疗,没有检查出问题的或者问题不严重的,朱阳春会组织医院专家团队进行健康讲座、健康宣讲,推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惠民项目,在给予群众益处的同时,也带动了医院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升。借助项目平台,医院组织了所有内镜医生、操刀医生赴北京参加培训,提升了医院的技术水平。朱阳春说:“经过培训,我们的诊断行为已经跟国际接轨了,医院的消化科成为了镇江市重点专科。”对于老百姓来说,原本需要去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做的检查,现在在扬中就能解决,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技术提升的同时,医护人员的整体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朱阳春说,现在医生是带着爱心去做胃镜诊断,目的就是为了早癌筛查。“查出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是消化科医生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愿景。数据显示,在筛查区域,胃癌发病率下降了40%,而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50%(一般来说,肿瘤病人晚期的五年生存率在20%左右)。
朱阳春表示,政府的支持是最大的后盾。从1994年开始,政府就将食管癌和胃癌的筛查项目列为政府公共卫生计划,给予各项扶持。另外,村社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是早筛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有了前面13年的基础性早诊早治疗筛查工作,加上李院士的模式,可以预见,受益群众的范围正迅速扩大。”
□蒋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