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清淤进行时 下一条:停电检修信息
孩子爱说谎?
请读懂孩子的“言外之意”
采访了相关专家。   2019-01-21

   “以前女儿说话很正常,最近我发现她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先前说的随后问她,她的说法又变了,我感觉她学会了说谎。”近日,市民彭女士发现女儿学会了说谎,很是苦恼。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案例 孩子才上幼儿园就学会了说谎 “琪琪有点男孩子性格,平时行为举止都是大大咧咧的。但我最近发现,她经常会扭捏起来,刚才说过的话,没过多久她自己又换了一种说辞。”据彭女士回忆,不久前的一天,她去幼儿园接琪琪回家的路上,听她略带自豪地说,由于在班里表现优异,老师特别发给她一本画画用的图册,以示奖励。 作为妈妈,当听到女儿被老师表扬,还是有些欣喜。可没过几天,在和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聊天中,她无意间获悉,那本所谓老师奖励给女儿的图画册,其实班里所有孩子都有,仅是日常作业,并非奖品。 无独有偶,有一天琪琪愁眉苦脸地告诉她,在班里被一个男同学欺负,她很难过。作为家长,彭女士差一点就去找幼儿园讨要说法。但凑巧的是,她刚好和那个男同学家长互相加了微信。通过翻看这位家长的微信,她发现女儿所说的在幼儿园被欺负的那天,这个男同学根本没有去幼儿园,而是跟家长出门旅游了。 在察觉琪琪说谎后,她特意将女儿找到跟前,当再次问起这两件事时,琪琪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跟之前所说的并不吻合。 “孩子一天天长大,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作为家长,我不明白家庭教育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女儿要说谎。”彭女士苦恼地说。 解读 不纠结孩子说什么读懂孩子“言外之意” “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不把它称之为说谎,而是孩子不愿意说出事情的真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春鹏解释,当一个人不愿意说出事情的实情时,其背后肯定有原因。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多地纠结于孩子说了什么,而应该多关注孩子没有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王春鹏表示,就琪琪而言,告诉妈妈自己在班里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获得奖品,其用意是希望妈妈给予她赞许和表扬。 与此同时,琪琪告诉妈妈,自己在班里被男同学欺负,这件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欺负”这个概念,有很多种解读,同学大声对她说话,有好东西了不愿意分享等,都有可能被孩子理解为“被欺负”。 王春鹏表示,就“欺负”而言,家长应该先了解事件背后真正发生了什么,不应该将孩子间正常的冲突笼统地概括成孩子被欺负来理解。如果孩子宣称受到了别的不公平的对待,那么家长应该反思,平时对于孩子的支持是不是偏弱。 应对 孩子爱“说谎”父母该怎么办? 妙招1: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他贴上 “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妙招2: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现实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妙招3: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父母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如果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妙招4: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 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妙招5:给孩子一次补救机会 如果小孩发生行为性说谎,一定要相信小孩会改正错误,并给小孩提供一个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小孩自省,同时也可养成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来源:育儿网)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70015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302576 本月:3978451 今天:1212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