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经开区:田间地头“送经”忙 下一条:英雄社区:开展登山活动磨练党员意志
摘了水花生的“盖子”,拔了断头河的“塞子”,永平村村民感言——
“这才是我们记忆里的小河”
  2018-12-20

   19日傍晚17点,永平村永平中心渠西段的河坡上,栽下最后一棵香樟树,村民兵营长张君与“伙计们”收拾好工具打算回村。然而,车子刚发动迎面便走来一群村民,看“架势”是要把他们给堵住。 “难道,此次河道整治影响到了附近居民?还是说,我们的绿化工程哪里做得不到位?”站在车边,张君一边努力回忆近日的施工细节,一边想着该如何答复村民。没曾想,带头的张阿姨却突然笑了起来,说:“小张啊,今天的活儿干完啦?啥时候把我们这边也整整啊,可不能比对面的差呦,要清理菜地啥的,就跟我们说,我们一定配合。” “……哦,哦,好。这不是考虑到对面河坡都是空地,不影响村民们出行,就先把绿化给做了嘛。明年,明年我们就来做村民门口边的绿化了,到时候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跟村里说,我们一起把永平中心渠打造得更美。”落下心中的大石,张君笑着说。 农村工作难,难在事事都与老百姓有关,无论开展哪项工作都需要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拿河道整治工作来说,前些年,永平村大小河道45条,大约有95%都长满了水花生,河在哪,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指得出,河面在哪,大家伙儿没谁看得见。“那时候,河里的水花生长疯了,就像一个盖子,把河面盖得严严实实,上面飘着垃圾,还发臭,真是不敢想啊。”村保洁员葛明芳回忆说。 怎么办?必须治。 可当方案定了,施工队请了,真正治起来,又非那么容易顺利。“这是我种的菜,这是我家的地方,这垃圾捞出来可不能堆我家门口……”诸如此类的阻碍一个接着一个,村里不得不一次次做出解释,调整施工,寻求共解。 “但今年似乎不一样了。”张君若有所思地说,“我们清淤河道,老百姓没谁说怕施工机械影响了他们的房屋地基,我们进行绿化种植,老百姓还给建议,说种什么好看。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希望环境好吧,毕竟如今的永平村90%的河道都已整治干净,还打造了6条景观河,风景还是不错的。” 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永平村村民们态度的转变,除了源于全村河道实打实的“改头换面”外,还源于今年上半年村里实施的一项大工程——断头河改造。对此,葛明芳赞扬:“以前,一下大雨门口就淹了,有时候家里还进水,今年好,没淹。” 原来,今年5月,永平村党委书记朱家明与村干部们一起摸排全村河道时发现,有7处水系不通,成了断头河,为此村里耗资数十万元将水系全部打通,并全部接入全红河,暴雨天漫堤的现象基本解决,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淹水了。 就下一步打算,朱家明拿出了一幅图,“明年,我们想把剩下的几条河道一一清淤,这样全村的河道就都干净整洁了。然后,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雨污分流的建设上。目前,永平9组、10组,红胜7组、13组的安置点都已实施了雨污分流,星辰小区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明年我们会对永平8组居民点实施雨污分流,并对没有条件接管的小区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争取让全村的水环境越来越好,真正成为一个水美乡村。”□ 徐琳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09586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677634 本月:3353509 今天:7458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