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生物治水让大南圩河“由死复生” |
河道黑臭基本消除,水面清晰度达到50公分 |
|
匡雪莲 2018-12-16 |
|

本报讯 “从向河中投放生物菌开始至今已有1个多月了,预计再过1个月,水质变化会更明显。”近日,记者来到我市大南圩河,观察到一个月前还明显黑臭的水体目前已经变成了淡绿色,水面清晰度也高了许多,这一显著的变化得益于河道的生物治理和纳米曝气。
据了解,大南圩河位于三茅街道惠众花苑东区附近,由于周边住户集中且河道周边雨污分流不到位,近年来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通过合流制管网排入河道,远超过了河道自身的自净范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缺氧致河内动植物难以存活,同时因为河道长度有限,河水流动性差,河道很容易淤积,河道水深1.2m,淤泥深度就达到了0.8m,原来的活水由此变成“死”水,并逐渐发展为重度黑臭水体。
为解决大南圩河存在已久的黑臭顽疾,我市水务集团经过前期调查并依据相关专业机构的采样抽检结果,最终决定对该河道采取纯生物疗法,让水体再次活起来。“这一方法主要通过投放生物菌,降解水体内磷、氮等,让水体的生态系统修复,恢复自净功能。”工作人员介绍道。
根据水体污染情况,今年10月中旬起,我市分阶段向大南圩河投放了6种生物菌,并在水中放置纳米曝气装置,后期还在水中布设由再力花、虎尾草等绿植组成的浮岛,共同作用降解、击碎分解有机物,让生物菌进行吸附,直到水中的溶解氧达到正常值,形成符合动植物生存的生长环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目标。从目前可见的水质来看,生物治水法确实效果明显,河道黑臭、淤泥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河道黑臭基本消除,水面清晰度超过预期目标,达到了50公分左右,预计一个“疗程”的生物治理后,水质可争取达到Ⅳ类标准。
据悉,除了针对水体自身的整治外,后期我市还将在水体中投放大量螺丝和鲢鱼,并对岸带进行修复,垂直绿化、水下岸坡塑形,安排监管人员对河道进行长期监控与管理,长久地保持大南圩河的活力。下一步,这一见效快又好的生物治水法还有可能用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河道中。 (匡雪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