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本报讯 日前,由法制日报社等多家权威媒体联合举办的 《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展暨2018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发布仪式》活动中,我市公安局申报的《精制联打联防联动小样本力书共建共治共享大文章》入围“201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典范案例”。目前,中国网、民主与法制网对入围城市和案例进行公示。
由“小样本”成就“大文章”,对于市公安局而言,只是近些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基于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简称“双新”)这一发展总纲,致力于以“小”搏“大”,打造“新时代警务示范区”的一个剪影。
副市长、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吴明成就此解析,所谓“小”,是指地理概念上的客观具象。一地一情,作为岛城,扬中总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30万,外来人口4万,是全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但是,小地盘上照样可以谋划“大”追求、推出“大”作为、登上“大”舞台、做出“大”影响。以警务工作为考量切入点,突出这个“大”字,正是在同业打造“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历史上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市的警务工作就可圈可点:连续14年获评“江苏省平安县(市、区)”;连续10年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镇江市公安系统排名第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得益于此前打下的扎实基础,市公安局于2015年适时确立了打造“现代警务示范区”的工作理念。
顾名思义,既是“示范”,吴明成表示,“那你的警务工作就得在同行业,在镇江市、在江苏省、乃至在全国都应该出类拔萃,要拿得出、站得住,不仅要有一批专项方面的‘单打冠军’,更要全面过硬。”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特色作为、创新作为、率先作为,始终是我市公安工作方方面面一以贯之的整体风格,“双新”凸显、亮点频现。
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工作的 “主业”。因为地域小的因素,更因为卓有成效的综治积累,我市每年刑事发案量已被压降至一千多起——大抵只相当于镇江主城区部分派出所辖区的年案发量。因此,要想在“主业”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吴明成用了“另辟蹊径”一词予以概括。
跳出小岛、放眼全国,开辟“网上战场”,以破全案、打团伙、追源头、断链条,践行“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公安部门开创“主业”新局面的具体抓手。由单一“小案”进行通案研判,扯住本地“小线头”撕破全国性区域犯罪网,近几年破获了一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大案要案,闯出了一条打击跨区域犯罪的新路子。
2017年11月17日的 《人民公安报》,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这方面的“扬中经验”。
有别于传统警务,在推进“现代警务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科技手段的应用、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我市公安也一直走在前列。始于2014年,打造了功能强大、在全省具有领先水平的3G智能防控平台,并以此为主平台,随后又在基层各派出所层面打造了二级勤务指挥平台,并接入主平台,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举个例子,过去查询一辆车辆的行驶轨迹,需要把电话打到市平台,现在派出所里即可实时解决。”吴明成介绍。
该平台运营以来,省内外已先后有20多家县级公安机关前来学习取经。正是因为这一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警务成果,去年全省公安治安工作现场会专门在我市设立了分会场。
另据介绍,在科技化治安防控方面,全市共建有摄像探头2.6万余只,平均每平方公里78只、每100人达到7.6只,局域密度在全镇江名列前茅。
顺应社会发展、把准时代脉搏,市公安局于2015年在镇江公安系统率先推出、并不断完善布局结构的微警务平台,该举措随后在全镇江进行了推广。登陆这一平台,记者看到:“微报警”“微求助”“微宣传”“微服务”“微监督”……门类清晰,包容甚广。
目前关注粉丝已达6.2万余的 “扬中公安微警务”,有力地提升了全社会治安防范的动员能力,在社会综治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仅今年以来,扬中公安通过“微警务”平台破获的各类案件就有30余起。
也正因为年刑事发案量少,市公安局有足够的精力把“民生小案”抓好、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不断夯实本土“平安高地”。吴明成表示,“小案”只是警务意义上的说法,实质上只要关乎民生,案无大小之分。目前全市注册企业有5千多家,这个密度相当高。在为一方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市公安局创建了一系列自己的品牌,诸如新坝派出所与大全集团的“警企联防”。
百姓的称道、社会各界的认同,写在心里,也写在榜单上。全市行风测评,在执法序列里,市公安局已实现“三连冠”,在全序列的总评里亦连续三年被评为 “十佳单位”。
公安机关的特质所在,“开门就是执法”。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2015被评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连续5年全省执法优秀。2015年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现场会就是放在我市召开。执法公开、依法执法,是市公安局近年来孜孜以求、毫不松懈的抓手之一。对此,吴明成通俗地解读:“不能只是闷着头干,结果自己违法了,都不知道。”对一些疑难案件,法制大队都会提前介入。目前该局法制大队现有民警12名,通过司法考试3名,高级执法资格考试5名。法制大队大队长马华军告诉记者,力量配置虽然更强了,但大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碌”。
时至2017年底,市公安局不仅荣立集体二等功,更众望所归地捧回金光灿灿的“全省优秀公安局”奖牌。进入今年以来,旨在以自身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市公安局将“现代警务示范区”建设升级为“新时代警务示范区”。吴明成说,以“新时代警务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今年市公安局制订了“精细警务年”战略,谋划即将跨入的2019年,市公安局将在“精细警务”的基础之上,着力打造双核驱动的“精细警务+智慧警务”,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使打击、防范、执法、服务更高效有力。 (艾青 朱秋蓉)
本报讯 日前,由法制日报社等多家权威媒体联合举办的 《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展暨2018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发布仪式》活动中,我市公安局申报的《精制联打联防联动小样本力书共建共治共享大文章》入围“201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典范案例”。目前,中国网、民主与法制网对入围城市和案例进行公示。
由“小样本”成就“大文章”,对于市公安局而言,只是近些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基于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简称“双新”)这一发展总纲,致力于以“小”搏“大”,打造“新时代警务示范区”的一个剪影。
副市长、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吴明成就此解析,所谓“小”,是指地理概念上的客观具象。一地一情,作为岛城,扬中总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30万,外来人口4万,是全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但是,小地盘上照样可以谋划“大”追求、推出“大”作为、登上“大”舞台、做出“大”影响。以警务工作为考量切入点,突出这个“大”字,正是在同业打造“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历史上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市的警务工作就可圈可点:连续14年获评“江苏省平安县(市、区)”;连续10年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镇江市公安系统排名第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得益于此前打下的扎实基础,市公安局于2015年适时确立了打造“现代警务示范区”的工作理念。
顾名思义,既是“示范”,吴明成表示,“那你的警务工作就得在同行业,在镇江市、在江苏省、乃至在全国都应该出类拔萃,要拿得出、站得住,不仅要有一批专项方面的‘单打冠军’,更要全面过硬。”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特色作为、创新作为、率先作为,始终是我市公安工作方方面面一以贯之的整体风格,“双新”凸显、亮点频现。
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工作的 “主业”。因为地域小的因素,更因为卓有成效的综治积累,我市每年刑事发案量已被压降至一千多起——大抵只相当于镇江主城区部分派出所辖区的年案发量。因此,要想在“主业”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吴明成用了“另辟蹊径”一词予以概括。
跳出小岛、放眼全国,开辟“网上战场”,以破全案、打团伙、追源头、断链条,践行“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公安部门开创“主业”新局面的具体抓手。由单一“小案”进行通案研判,扯住本地“小线头”撕破全国性区域犯罪网,近几年破获了一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大案要案,闯出了一条打击跨区域犯罪的新路子。
2017年11月17日的 《人民公安报》,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这方面的“扬中经验”。
有别于传统警务,在推进“现代警务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科技手段的应用、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我市公安也一直走在前列。始于2014年,打造了功能强大、在全省具有领先水平的3G智能防控平台,并以此为主平台,随后又在基层各派出所层面打造了二级勤务指挥平台,并接入主平台,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举个例子,过去查询一辆车辆的行驶轨迹,需要把电话打到市平台,现在派出所里即可实时解决。”吴明成介绍。
该平台运营以来,省内外已先后有20多家县级公安机关前来学习取经。正是因为这一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警务成果,去年全省公安治安工作现场会专门在我市设立了分会场。
另据介绍,在科技化治安防控方面,全市共建有摄像探头2.6万余只,平均每平方公里78只、每100人达到7.6只,局域密度在全镇江名列前茅。
顺应社会发展、把准时代脉搏,市公安局于2015年在镇江公安系统率先推出、并不断完善布局结构的微警务平台,该举措随后在全镇江进行了推广。登陆这一平台,记者看到:“微报警”“微求助”“微宣传”“微服务”“微监督”……门类清晰,包容甚广。
目前关注粉丝已达6.2万余的 “扬中公安微警务”,有力地提升了全社会治安防范的动员能力,在社会综治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仅今年以来,扬中公安通过“微警务”平台破获的各类案件就有30余起。
也正因为年刑事发案量少,市公安局有足够的精力把“民生小案”抓好、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不断夯实本土“平安高地”。吴明成表示,“小案”只是警务意义上的说法,实质上只要关乎民生,案无大小之分。目前全市注册企业有5千多家,这个密度相当高。在为一方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市公安局创建了一系列自己的品牌,诸如新坝派出所与大全集团的“警企联防”。
百姓的称道、社会各界的认同,写在心里,也写在榜单上。全市行风测评,在执法序列里,市公安局已实现“三连冠”,在全序列的总评里亦连续三年被评为 “十佳单位”。
公安机关的特质所在,“开门就是执法”。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2015被评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连续5年全省执法优秀。2015年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现场会就是放在我市召开。执法公开、依法执法,是市公安局近年来孜孜以求、毫不松懈的抓手之一。对此,吴明成通俗地解读:“不能只是闷着头干,结果自己违法了,都不知道。”对一些疑难案件,法制大队都会提前介入。目前该局法制大队现有民警12名,通过司法考试3名,高级执法资格考试5名。法制大队大队长马华军告诉记者,力量配置虽然更强了,但大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碌”。
时至2017年底,市公安局不仅荣立集体二等功,更众望所归地捧回金光灿灿的“全省优秀公安局”奖牌。进入今年以来,旨在以自身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市公安局将“现代警务示范区”建设升级为“新时代警务示范区”。吴明成说,以“新时代警务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今年市公安局制订了“精细警务年”战略,谋划即将跨入的2019年,市公安局将在“精细警务”的基础之上,着力打造双核驱动的“精细警务+智慧警务”,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使打击、防范、执法、服务更高效有力。 (艾青 朱秋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