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八桥评选“双十佳” 下一条:人医桥牌代表队荣获镇江总决赛亚军
富民拆迁 依法拆迁 阳光拆迁 和谐拆迁
佚名   2008-06-20

     从去年7月开始,句容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开发区村庄拆迁工作。这次拆迁涉及开发区4.2平方公里工业核心区内的7个自然村,拆迁户1114户3267人,拆迁面积22.15万平方米。这次开发区村庄拆迁工作,以其范围之广、对象之多、任务之重、速度之快、成效之好,创造了句容拆迁史上多项记录,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大规模拆迁工作实践。   一、坚持“富民拆迁”,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拆迁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和拥护,就不能让百姓越拆越穷,只能越拆生活水平越高。句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强烈的民本意识贯穿于拆迁工作的全过程,本着惠民利民的宗旨,让群众眼前不吃亏,长远受大益。为此,他们重新制定了《句容经济开发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群众可以得到较高的现金补偿收入,拆迁户最多可以得到三套共300平方米配套完善、手续齐全、能自由买卖的安置房,并安排了2000万元奖励资金,对规定期限腾房搬家的拆迁户给予最高200元/平方米的拆迁奖励。特别对拆迁户中的弱势群体,政策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特别困难的拆迁户,还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持“依法拆迁”,维护了群众的权益   严格按政策办事是处理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他们着重抓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科学制定政策。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句容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实施办法》、《句容市房屋重置价参考表》等五个附件和《句容市西部工业区村庄规划》。二是严格执行政策。拆迁全过程坚持以政策为衡量尺度,做到统一口径、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解释、统一做法,不乱开口子、不乱批条子、不乱改方案。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在句容市信访局设立了开发区拆迁信访接待室、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句容市人大、纪检机关、检察机关、组织部门也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三、坚持“阳光拆迁”,取得了群众的信任   公开、公平、公正是保证拆迁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为了取信于民,这次开发区村庄拆迁工作全程“阳光”操作:一是“阳光”现场管理。在拆迁现场实行详细的公示制度,对拆迁法规规章、拆迁许可证、拆迁公告、拆迁评估报告、拆迁安置方案、安置房平面图、拆迁协议样本、拆迁工作人员、办公时间和办公制度等全部公示,切实增强拆迁工作的透明度。二是“阳光”拆迁政策。做到“三个充分、两个到位”:即必须使拆迁户有充分理解消化拆迁政策的时间、有充分的协商过程、有充分的搬迁准备;必须坚持拆迁政策宣传到位、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落实到位。三是“阳光”拆迁评估。他们按照拆迁估价规程的要求,坚持做到在拆迁现场进行公开评估结果,让每个住户知晓全部的补偿价值情况。四是“阳光”拆迁资格。在拆迁过程中,只邀请取得拆迁资质和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并对拆迁工程项目通过招标、邀标方式发包,全程由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充分体现了拆迁项目工程发包环节的公开透明。   四、坚持“和谐拆迁”,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拆迁工作难就难在稳定工作上。为了做到拆迁过程的平稳有序,他们始终把做好思想工作、理顺群众情绪作为拆迁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群众大多存在故土难离情绪的实际情况,通过算环境账、生活质量账,让拆迁户认识到拆旧家、搬新家带来的好处,使拆迁户主动搬迁;针对拆迁户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心态,充分推行好谁先搬、谁先挑安置房的政策,使拆迁户积极搬迁;针对少部分态度蛮横、拒不配合、无理取闹的拆迁户,及早介入、及时处理,起到搬迁一户带动一片的作用;针对存在实际困难的拆迁户,更是尽力给予必要的帮助,无房租住的帮助联系临时安置房源,家人在外地或打工一时回不来的,出人帮助搬迁。 在拆迁过程中,句容市委、市政府尤其重视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新型合作医疗投入,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着重做好失地农民、拆迁居民的劳动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工作,确保拆迁户失地不失业,生活有保障。通过这些扎实细致的工作,这次拆迁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发生一起强拆事件。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20435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737012 本月:2412887 今天:31632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