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木匠师傅”的眼睛为何盯上广交会 |
——门窗手艺人的变迁演绎“窗外的变化” |
|
2018-10-30 |
|
在文景广场对面,有着15年历史的乾圣门业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工人“抠细节”的陈厚双。“这个角还得再磨一磨,照图纸要求做。”他从业28年,原来是做木头门和窗子,木匠出身,但现在是这家企业铝合金潮流门窗系列的“总设计师”。
透过自己手里的窗子,他看到了一个事实:扬中门窗需求的变迁,造就了他这个“木匠师傅”向工匠的转身。
木头窗子没市场了
“小木匠”被逼转型做“工匠”
1990年,陈厚双从三跃中学毕业,本着“荒田饿不死手艺人”的铁律,当时还是20出头的他便跟着师傅学习木工手艺。
“90年那时,正是从平房向楼房过渡的时候,扬中家家户户开始砌楼房,做木门木窗的特别吃香。”虽说那时手艺人极度抢手,但对还是学徒的陈厚双来说,赚钱是小,趁着勤做工的时候把手艺学到家才是真。
练手上活,下料全靠手工。“主家买型材送木材加工厂后,剩下的就都是我们的事了。”陈厚双说,一个成品木窗须得经过“一刨二线三打眼”三步,而这每一步都容不得“偏差”。
“要把一个窗边刨的方正,得用角尺不停地量,按照所需尺寸的不同,还得一次次地修,才学那会儿,光是刨方就够折腾时间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练活中,手感越发熟悉,原先十分八分钟才能刨好的一块条只需三五分钟就能搞定。
“老师傅们说,木工手艺听着简单,但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学不到家。”陈厚双无疑是有天赋的,而他满是厚茧的双手又证明了,一个有天赋又刻苦的人注定是成功的。
从一天做三四扇窗到几乎每天接两三个活,虽然不过四块五一天的工钱,但包括陈厚双在内的三五人小组硬是靠手艺拼出了口碑与市场。
但随着时间的检验,木窗木门的 “缺陷”却开始逐渐暴露,由于当时木材的表面处理工艺比较落后,经风吹日晒,几年一过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以及油漆脱落。新型铝合金门窗的出现,让陈厚双敏锐地嗅到,木质门窗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1992年,从“木制”到“铝制”,扬中的门窗市场还在过渡,但由“木工”到“铝匠”的角色转型,对于陈厚双却是一个必然选择。
“相比于木质门窗,铝合金门窗的耐候性更好,不易损,而且工艺更简单,型材买回来就能做。”从手工到机械化作业,作为扬中首批做铝合金门窗的手艺人,陈厚双心里清楚:木匠的手艺再精,也无法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必须靠一张图纸打天下
初中生做起了“数据公式”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往后几年,市场上铝合金门窗兴起、更迭。
“切割机”换成了“手电钻”;工钱从按“天”论到按“平方”算;原本一年二三十家的活计变成翻了番的订单;三五人的小作坊进驻了6000多平方的大厂房……门窗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门窗企业的新一轮洗牌。
对于画图纸,陈厚双属于“非科班”出身。“原先做木匠时,只需根据门窗尺寸,直角连接就好,而铝合金门窗不同,没有图纸就没法做。”
打眼在什么位置?推拉放多少距离?在当时铝合金门窗类型还不够多时,陈厚双不是购买成品门窗回来研究,就是找上人家家里去实地借鉴。一个型号画一张图,一个尺寸记一张纸。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到2000年时,门窗的类型开始越来越丰富。“依葫芦画瓢”虽也做的有模有样,但长此以往并不可行。“如果知道了窗户尺寸,那有没有一个计算公式能让制作更简单?”陈厚双摊开自己的记录本,将每一个型号门窗的边框、玻璃、勾光启等数据一遍遍演算、推理,并从中找出规律。
成捆的演算纸换来了一册薄薄的 “公式本”,20多条摸索出的计算公式背后是一个现代工人的实践路径。到2010年左右,厂家的型材册后开始配有公式时,此时距陈厚双那本原始“公式本”已经整整10年。
随着门窗公式的普及到如今CAD制图的流行,门窗图纸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和智能化。但对于陈厚双来说,那本泛黄、字迹模糊的公式本依旧是宝贝,它是一个门窗工厂经得起货比三家的 “底气”,更是那个年代铝合金门窗发展的见证。
产品升级需要“放大眼界”
他的眼睛盯上了广东交易博览会
“广交会”全称广东交易博览会,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二十几届,是真正国内门窗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过去,这样的门窗盛会,陈厚双只在网络上了解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渴求,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一看。”
2013年,陈厚双第一次参加 “广交会”,大牌口碑的门窗品牌,技术领先的门窗工艺让陈厚双叹为观止,从那之后,场场盛会,他从未落下。
从最初的参观学习,到之后的新品引进,再到对门窗行业的发展预测,在一次次的参加中,窗外的新世界也改变着“窗内世界”。
偌大厂房里,陈列着90系列到110系列的产品,展示着从断桥门窗到窗纱一体的演变,随着产品的逐步升级,门窗也不再只是“挡风遮雨”,“绿色节能”成为发展新指标。“这次我们从德国引进的新产品能降噪35分贝,目前国内市场上还几乎没有。”凭借着“广交会”的多看一眼,陈厚双的“对产品升级”总是快人一步。如今,他们的门窗从卖遍扬中,逐步实现遍布全省。
面对眼前的一扇新型窗户,陈厚双感叹一句,“30年了。” □ 小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