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风采
风采  
上一条:公安系统:简优并行放管服 一站办理惠民生 下一条:教育局紧扣“234”工程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弘扬先进文化 促进老体工作转型发展
  2018-10-29

  扬中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张大顺 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老体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12部委和省、市政府有关加强老体工作的文件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突出融合互动,突出创新发展,突出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老体工作的转型发展。 突出融合互动,让老体文化氛围更浓厚 一是与重大节庆活动相结合。2011年我们开展了 “迎党庆颂党恩跟党走”百万老人健步走扬中分会场启动仪式;2014年开展了 “健步走向北京迎国庆”活动;2016年以 “自觉参与健身,共享健康快乐”为主题进行了健身精品项目展示交流大会,2017年成功举行了“庆国庆、贺中秋、喜迎十九大”全市中老年人优秀项目展示大会。今年我们又把“健康养老、越活越好,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作为老年人体育节主题在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启动仪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主题活动不仅增添了老年人体育节的文化元素,丰富了老年人体育节的思想文化内涵,增强了老年人体育节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且还有效地发挥了先进文化对老年人体育健身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引领和倡导作用。 二是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相结合。我们主动把老体工作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相结合,在广大老年人中开展了“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守八项规范,当五有老人”。全市广大老年朋友积极响应倡议,率先垂范做文明市民,成为引领其它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社会文明风尚的带头人。 三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老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使社会更和谐安定。广大老年人走出家门,与大自然拥抱,心胸更开阔了,耳边常有红歌响,眼前常有英雄现,身边常有朋友影,思想境界提高了。他们利用排练,结合党政工作中心、群众需求、社会治理,排练健身说教节目,深入到社区、农村、工厂敬老院等进行表演,为构建和谐社会奔走呼号。新坝镇老体协开展“邻里守望文体暖心”展示展演,让邻里和起来,让文体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四是与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相结合。我们十分注重把体育活动与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不但建有各类体育健身团队,还将舞蹈戏曲音乐棋牌诗词写作与体育健身紧密结合,组织了舞蹈队、器乐队、戏剧队等文化团队,形成了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为主,各类活动共同参与的格局。同时注重把老年体育活动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如西来桥传承弘扬和重点打造以舞龙舞蹈、民俗汇演为代表的地方文体品牌。 突出创新发展,让老体文化内涵更丰富 创新是时代主旋律的要求。近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尊重规律,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老体项目创新上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创新”。 一是思路创新。项目要创新,首先是思路上的创新。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老体工作新形势,我们从老体工作转型升级,主动适应老年人科学健身新常态的要求出发,以全新的思维超前的理念,结合本地实际,以及当地老年朋友的健身行为习惯,积极引进创编研发老年体育创新项目,从而使健身项目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二是形式创新。项目形式的创新,可以带来老年体育健身事业新的生命力。如省老年人体育节为各地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整充实,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纪念日、庆典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现在全市老年人健身项目展示活动既有市、镇(街区)老体协或专业协会主办,也有村企(社区)或健身站点团队主办;健身项目既有传统项目又有新优项目,既有体育项目又有文娱节目,既有量的扩大更有质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形式创新的作用,我们还创办了《红红火火过大年》《文体大舞台》《健康大讲堂》等。利用这些平台,每年春节前后市镇村老体协上下联动载歌载舞展示展演,充分展示了我市广大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三是内涵创新。我们把利用本地资源和外地资源结合,把推广普及活动和特色项目结合,把贴近基层贴近老年朋友贴近实际和具体项目结合,把文娱和健身结合,不但增强了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趣味性、艺术性、观赏性,而且使健身活动文化内涵更丰富,更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两年,我们将“我是扬中人”“、“水韵芳洲”创编成集体舞,进行层层培训推广。目前,这两个融合了老年人健身活动与宣传扬中、爱我扬中活动于一体的健身舞已成为全市老年人集体舞的主打和保留节目。 突出组织建设,让老体文化队伍更壮大 抓基层,夯实基础。基层一直是老年体育的大头和各级老体协工作的重点。我们采取上下联手,合力推进基层老体工作提档升级,把有限的人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工作沉在基层,精力放在基层,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如2013年在全市广泛开展了“1357”工程建设活动,得到了省老体协王湛主席的赞扬;2013年进行了老体工作薄弱村帮扶工作;2014年连续三年开展老体工作基础建设年活动,促成市政府出台文件进一步完善组织网络,补齐横向短板,使市级机关设党委并建有老年协会的部门 (单位)全部建立了老体协组织;2016年与有关涉老组织和体育专业协会(俱乐部)沟通协调,建立了八个项目专业委员会,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紧密、形式多元的老体组织新格局。同时还先后召开了规范化晨晚练点建设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树立基层典型,培养基层示范,建设基层品牌,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 抓队伍,强化带动。我们始终把抓骨干队伍作为关键环节,采取派出去学习,聘进来指导,召集起来培训,走下去辅导,一级带一级,以老带新的滚雪球式培训,建设了一支身心健康、热心为民、任劳任怨、联系群众的骨干队伍和积极分子,他们常年活跃在一线,指导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 抓团队,打造亮点。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各类团队,是创新基层老体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也是老体工作打造升级版、创造新亮点的重要举措。2012年我们在八桥镇幸福村召开了现场推进会,提出了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特别是2013年镇江市老体协《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特色团队建设意见》下发后,各地积极行动,着力狠抓“三个扩大(扩大健身项目、扩大参与人数、扩大工作亮点),使团队建设发展很快。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团队384个,团队总人数达到了1.5万人,占老年人口40%左右。随着老体工作形势的发展,从常态化、长效化角度,我们把体育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心理文化等融为一体,深化拓展,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创建特色,建立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团队,并制定下发了特色团队百分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现在全市共有特色团队110个,其中200人以上30多个,100人以上的50多个。 抓自身,提升水平。我们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做好老体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深化对做好老体工作的认识,在更高层次上定位老体工作。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广大老年人的新期盼,我们不满足现状,既保持满腔热情又重视服务能力的提升。今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党支部,按照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社团的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2013年创建4A级社团获得成功,2015年又被省批准为“示范性社团组织”,并先后被省、镇江表彰为“优秀社团组织”和“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2205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04540 本月:1480415 今天:16073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