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精准服务企业 集聚“创新能量” |
市科技局:构建区域创新“强磁场” |
|
2018-10-23 |
|
本报讯 23日下午,扬中——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专场对接会在西安交大举行,我市35家企业参加活动,亿阀集团、航天惠利特等10家企业在与西交大的专家交流后,现场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据悉,积极做好线上线下精准对接,早在9月初,市科技局就开始为这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做功课”,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2项、西交大发布科研成果119项。
对接服务企业需求,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只是科技局发挥职能服务科技创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集聚“创新能量”的一个缩影。今年来,该局始终坚定不移地促改革,在政策、技术、金融、创新生态四大支撑体系建设上求突破,加速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攀登创新发展新高峰,开创了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局面。
1~9月份,全市已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其中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批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社区1家,扬中高新区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28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87家,高企培育入库3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等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下转2版)
(上接1版)
进入四季度,市科技局将对照区域创新实际,狠抓基础务实推进。以项目为抓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确保2018年组织实施本市级科技专项30项,争取一批项目列入2019年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以高企培育为抓手,壮大创新企业集群,通过深入实施“雏鹰计划”,为申报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准备;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将产学研活动向精准、长期、高效推进;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提高高科技项目承载能力,提高创新载体和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运营质效,集聚更多创新创业资源。
与此同时,对照省市创新大会要求,进一步谋划长远高点定位。逐步健全“1+N”创新政策体系,从项目、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实现政策落实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逐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技术交易所扬中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线上线下高效对接,精准匹配创新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步伐;逐步健全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打造集研发、转化、共享、企业发展与政府决策支持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地方产业向 “高端高新高效”方向发展提供支撑;逐步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速金融资本与成果转化的对接融合,引导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项目集聚扬中。 (孙薇 曹霞)
本报讯 23日下午,扬中——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专场对接会在西安交大举行,我市35家企业参加活动,亿阀集团、航天惠利特等10家企业在与西交大的专家交流后,现场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据悉,积极做好线上线下精准对接,早在9月初,市科技局就开始为这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做功课”,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2项、西交大发布科研成果119项。
对接服务企业需求,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只是科技局发挥职能服务科技创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集聚“创新能量”的一个缩影。今年来,该局始终坚定不移地促改革,在政策、技术、金融、创新生态四大支撑体系建设上求突破,加速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攀登创新发展新高峰,开创了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局面。
1~9月份,全市已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其中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批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社区1家,扬中高新区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28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87家,高企培育入库3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等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下转2版)
(上接1版)
进入四季度,市科技局将对照区域创新实际,狠抓基础务实推进。以项目为抓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确保2018年组织实施本市级科技专项30项,争取一批项目列入2019年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以高企培育为抓手,壮大创新企业集群,通过深入实施“雏鹰计划”,为申报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准备;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将产学研活动向精准、长期、高效推进;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提高高科技项目承载能力,提高创新载体和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运营质效,集聚更多创新创业资源。
与此同时,对照省市创新大会要求,进一步谋划长远高点定位。逐步健全“1+N”创新政策体系,从项目、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实现政策落实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逐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技术交易所扬中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线上线下高效对接,精准匹配创新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步伐;逐步健全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打造集研发、转化、共享、企业发展与政府决策支持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地方产业向 “高端高新高效”方向发展提供支撑;逐步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速金融资本与成果转化的对接融合,引导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项目集聚扬中。 (孙薇 曹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