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当好科技创新的“服务员” |
——记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丽明 |
|
知识产权 2018-10-22 |
|
“最近行业政策又有了新的调整,只有紧跟形势,弄懂弄通,才能让你们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12日上午,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丽明带着宣传材料,来到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政策的宣传。
“我们企业很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去年创新研发政策有了变动,但是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流程,后来陈局长就带着工作人员给我们上课,做业务宣讲,手把手教操作。”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胜楠表示,去年公司获得了13万元的科技创新研发经费,目前也已经用于新一轮的研发工作了。
2017年4月,陈丽明从发改经信委调任到市科技局,负责高新技术产业科和综合计划科两个科室的工作,一直在经济条口工作的她深知一个企业从小微企业到创新型企业,再发展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多么的被动和不容易。陈丽明说,有了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就能让企业的研发工作有良性的流动发展。这就是陈丽明一次又一次,下乡入企,不厌其烦地宣传科技研发政策的原因。“去年我们有37家企业获得了2017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共1254.05万元,占镇江所有企业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市共有129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新申报15家,为进一步聚集创新创业的成果和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2017年4月份开始,陈丽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国智能电气创新创业大赛筹备工作中去。
扬中的区位优势不大、层次不高、影响力不够……筹备工作开始时,从省科技厅甚至是国家科技部传来的反馈都是扬中不适合举行国家级的智能电气创新创业大赛。但是陈丽明和筹备小组的所有成员不仅没有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赶赴国家科技部,介绍扬中的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一遍一遍刷新上级领导对扬中的定义。
“每一位领导对扬中能不能举行全国级大赛的质疑都是不一样的。”当时负责整理汇报稿的陈丽明说,想要跟北京的领导对接上时间,比反复修改汇报稿要难上好多,经常都是前一天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要出发去北京,所以在那段筹备时间里,陈丽明经常带着电脑回家加班加点修改汇报稿,第二天拎着包又跟着去北京。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争取到全国智能电气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资格,让扬中成为首个举办全国智能电气创新创业大赛的县级市。
自去年8月启动以后,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智能电气和新能源领域的各界企业、科研院所、孵化器和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报名参赛,集聚了一批年轻的智能电气和新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共收到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近500个参赛项目的报名,并有55个来自海外的人才团队参加比赛,而且参赛项目产业集聚度普遍较高,与我市产业特色高度匹配。科技部高新司原巡视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耿战修对扬中的承办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这次大赛为扬中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持,也将以创新驱动和科技智能为扬中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点对点”精准辅导培育,2017年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企业34家;创成3家省级众创空间;被评为2017年度镇江市科技(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在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载体平台建设水平、推进创新政策落实等方面,陈丽明做了大量认真细致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她说:“我的工作其实就是要让科技型企业把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 唐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