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公众投票 下一条:我市省早期宫颈癌筛查项目工程竣工
强势推进 严格执法
孔红梅 陆昌海   2008-06-18

  

坚持人性化操作 朱中宏:执法过程中,我们全体执法人员坚持人性化操作,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多次上门做工作、下发拆除通知书、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当事人仍我行我素时,才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希望所有违法建设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做到自行拆除违法建筑。

不能心存侥幸 何光明:违法建设虽然能够为违建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的却是全市的大环境,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步伐。虽然违法建设是国家法律法律明令禁止的,但是违建户往往会心存侥幸,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违法建设,一旦实行强制拆除,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种心存侥幸的心理要不得。

依法建房 杨阳:拆违存在较大的阻力,这里面关系到老百姓的观念错误,对行政执法局的职能认识不够健全,很多老百姓认为城管就是管市容市貌,不知道规划的部分职能已经移交至城管行政执法局,且认为用彩钢瓦搭建的违法建筑更美观,殊不知在城区范围内是不可擅自搭建任何建筑的,尤其是砖混结构房,必须取得规划部门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不能阻挠执法 张剑:部分老百姓以自我利益为重,不了解法律知识,在拆违现场阻挠执法工作,甚至有当事人自己不出面,让一些年纪大的人冒险围坐在执法现场,这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应该予以谴责。

加强法律宣传 徐晓虎:要大力宣传新的《城乡规划法》,让大家都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意识到违法建设的危害与后果,在全市上下共同营造查违、拆违的良好氛围,让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 孔红梅 陆昌海 整理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0453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786311 本月:1462186 今天:14250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