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光伏岛”应对“5·31”新政系列报道之四 |
“剩者”的密码 |
|
2018-09-25 |
|
2011年经历光伏“双反”的时候,荣德新能源曾说过一句豪情万丈的话:“我倒是希望这样的考验更久一些,当我们挺过来,我们会发现自己强了,对手少了,市场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受双反洗礼之后,我市的荣德、环太、尚坤、太阳等众多企业,迎来的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如今,光伏再次遇寒,“剩者”的密码,弥足珍贵。苦寒不尽,芳香不止。眼下,又要抖擞精神,再次出发。
“5·31”新政颁布2个多月来,利兵光伏,这家原先在我市本土小有名气的分布式屋顶太阳能安装的企业,已经走出扬中,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利兵光伏老总顾吕说:“我和同事们一起,进湖北、走安徽,甚至去了湖北恩施苗族自治州。通过与地方政府的接触,目前已经拿到了一些数量可观,但利润一般的光伏工程项目。”
“新政出来,我们很不好过。”采访中,顾吕脱口而出,语气重点落在了“很”字上。但这个困境,激发了这家企业的“突围”之路。
无独有偶,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东部、中部、西部、南域、北疆,短短几个月,他们一路风尘,披星戴月,雄关漫道,甚至漂洋过海,这是一条艰难和光荣的求存之旅。
太阳集团瞄准国内市场推进 “光伏扶贫+精准扶贫”工程,已经与青海海东、海南、海西、海北四州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汤加王国签订合作协议。
环太成立国际事业部,在牵手挪威,挺进印度的基础上,深耕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完成一次精彩的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扬中人。光伏新政,形势逼人,怎么破?手握“四千四万”密匙,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他们如此渴望成功,全世界都在为其让路。
这样的精神,用到技术和管理领域,同样摧城拔寨,攻坚克难。
荣德最近开了好几场圆桌会议,与会者是企业每一个生产链条上的管理者。管理者们通过对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梳理,用“放大镜”查找配套合作、技术层面、市场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而像这样“放大镜”式的会议,现在荣德一个月至少开上一次。
荣德新能源总裁唐骏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建立新的配套、成本、技术和市场优势。”
(下转2版)
(上接1版)光伏“冰雪天”里,荣德可以通过“冬泳”强身健体,抵御严寒,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大。
荣德还从源头控制入手,运用“数字模型”对隐性问题进行识别。生产、采购、销售、办公等领域内成百上千的环节都有“数据跟踪”。唐骏用最近的一项细节改进来举例,通过数据分析,他们仅仅对班车能源进行优化,原先的汽油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力新能源动力,一年节约的费用能达到几十万元。
永不放弃,如同灾难大片《后天》的自救,为抵御急寒,把每一页书都撕下取暖,把每一个门缝的“漏洞”都堵上,这就是“剩者”的密码。其他的光伏企业也“破局正酣”——
环太集团的“双市场、双产品”战略已经奏效,市场上国内、国际齐头并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恢复满产。产品上,加速投资单晶项目,适应单晶快速成长为主流产品的新形势。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成本一再压降。
英利通过引进新设备实现光伏链条上新技术、新工艺的破“0”,用原始的实验方法获得一组数据耗时1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他们只需要一分钟。在其无尘车间里,英利采用的最先进生产线,不仅实现了 “一个班组至少减少10个劳动力”的智能生产,还出品了业内第一批“12栅线组件”。
企业的发展追求,一往无前,波涛汹涌。我市的光伏战略,坚定不移,破冰与共。
“剩者”的密码,正是这样的精神——四千四万,把弯路也走直了;自强不息,冲过窄门世界开阔了。
多么大的困境,就会激发多么了不起的企业,他们同向发力,持之以恒,今天走在“剩者之路”上,明天太阳升起,他们就是新一批“胜者”和“王者”,创造出新的历史。
“光伏岛”的春天,不会远。
□ 范永贵 蔡小俊
2011年经历光伏“双反”的时候,荣德新能源曾说过一句豪情万丈的话:“我倒是希望这样的考验更久一些,当我们挺过来,我们会发现自己强了,对手少了,市场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受双反洗礼之后,我市的荣德、环太、尚坤、太阳等众多企业,迎来的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如今,光伏再次遇寒,“剩者”的密码,弥足珍贵。苦寒不尽,芳香不止。眼下,又要抖擞精神,再次出发。
“5·31”新政颁布2个多月来,利兵光伏,这家原先在我市本土小有名气的分布式屋顶太阳能安装的企业,已经走出扬中,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利兵光伏老总顾吕说:“我和同事们一起,进湖北、走安徽,甚至去了湖北恩施苗族自治州。通过与地方政府的接触,目前已经拿到了一些数量可观,但利润一般的光伏工程项目。”
“新政出来,我们很不好过。”采访中,顾吕脱口而出,语气重点落在了“很”字上。但这个困境,激发了这家企业的“突围”之路。
无独有偶,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东部、中部、西部、南域、北疆,短短几个月,他们一路风尘,披星戴月,雄关漫道,甚至漂洋过海,这是一条艰难和光荣的求存之旅。
太阳集团瞄准国内市场推进 “光伏扶贫+精准扶贫”工程,已经与青海海东、海南、海西、海北四州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汤加王国签订合作协议。
环太成立国际事业部,在牵手挪威,挺进印度的基础上,深耕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完成一次精彩的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扬中人。光伏新政,形势逼人,怎么破?手握“四千四万”密匙,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他们如此渴望成功,全世界都在为其让路。
这样的精神,用到技术和管理领域,同样摧城拔寨,攻坚克难。
荣德最近开了好几场圆桌会议,与会者是企业每一个生产链条上的管理者。管理者们通过对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梳理,用“放大镜”查找配套合作、技术层面、市场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而像这样“放大镜”式的会议,现在荣德一个月至少开上一次。
荣德新能源总裁唐骏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建立新的配套、成本、技术和市场优势。”
(下转2版)
(上接1版)光伏“冰雪天”里,荣德可以通过“冬泳”强身健体,抵御严寒,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大。
荣德还从源头控制入手,运用“数字模型”对隐性问题进行识别。生产、采购、销售、办公等领域内成百上千的环节都有“数据跟踪”。唐骏用最近的一项细节改进来举例,通过数据分析,他们仅仅对班车能源进行优化,原先的汽油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力新能源动力,一年节约的费用能达到几十万元。
永不放弃,如同灾难大片《后天》的自救,为抵御急寒,把每一页书都撕下取暖,把每一个门缝的“漏洞”都堵上,这就是“剩者”的密码。其他的光伏企业也“破局正酣”——
环太集团的“双市场、双产品”战略已经奏效,市场上国内、国际齐头并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恢复满产。产品上,加速投资单晶项目,适应单晶快速成长为主流产品的新形势。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成本一再压降。
英利通过引进新设备实现光伏链条上新技术、新工艺的破“0”,用原始的实验方法获得一组数据耗时1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他们只需要一分钟。在其无尘车间里,英利采用的最先进生产线,不仅实现了 “一个班组至少减少10个劳动力”的智能生产,还出品了业内第一批“12栅线组件”。
企业的发展追求,一往无前,波涛汹涌。我市的光伏战略,坚定不移,破冰与共。
“剩者”的密码,正是这样的精神——四千四万,把弯路也走直了;自强不息,冲过窄门世界开阔了。
多么大的困境,就会激发多么了不起的企业,他们同向发力,持之以恒,今天走在“剩者之路”上,明天太阳升起,他们就是新一批“胜者”和“王者”,创造出新的历史。
“光伏岛”的春天,不会远。 □ 范永贵 蔡小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