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2018年6月份,对于金山学院来说,是一个喜悦连连的日子:张聪老师两件作品获得“国青杯”艺术作品展一等奖,王腾老师指导的《书简舞》捧回了“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大赛苏北站金奖,CAD项目获得了学校集体二等奖。
这一个又一个荣誉的取得,来自于我们充满智慧和才华、又能辛苦奉献的专业教师。
可有谁知道,这样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经历了怎样的剧痛后才打造出来的呢?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走访、调研,进行教师离职归因分析,最终确定,“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按教育规律办学,通畅教师升职途径,以事业留人,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学校事业的正向发展。
严格执行“212”规范,择优录用新教师
打造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源头必须控制好。学校坚持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宁缺毋滥”的聘用原则,根据学校的《员工录用与辞退管理制度》,按“212”规范招聘流程,开展优质人才招聘。
新聘教师,必须经过“212”严格筛选,即两次审核一次答辩两次面试:人事处首先进行资格审核,系部再进行专业背景审核,全部审核通过后,才有资格参与一面试讲和答辩,通过专家组严格把关的一面试讲和答辩者,最终才能参与二面,全部合格者方可录用。
近年来,由于条件控制和把关严格,招聘到了一批“985”“211”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硕士生占新进教师的80%以上,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足了师资储备,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力保障。
采取分层培养,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程,学校遵循教师培养规律,通畅职业生涯、晋级晋薪路径,结合专业、个性等因素,制订出特色不一的菜单,进行差异化培养。
1.实施“一三五工程”,培养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在“二面”时,面试专家已经初步对其规划了职业生涯路径:一年合格,三年成为教学能手,五年成长为教学骨干。
(1)新入职教师,通过参加省厅和学校组织的新教师上岗培训,以及“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形式,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半年试用期内,必须要能站稳讲台,试用期汇报课要获专家认可,学生评价要高于班级平均分,方可正式聘用。
近年来,由于源头控制,大部分新入职教师都能顺利通过试用期,且出成绩很快:2017年下半年学校组织的 “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竞赛”中,暑期入职的黄李和杨枭、王程等老师分别获一、三等奖;2017年下半年省厅组织的课件制作竞赛中,新入职的马庆云、王程老师的作品均获得二等奖。
(2)青年教师生涯起步阶段的习惯养成,会直接影响其后续的发展。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磨”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为此,学校督导结合听课、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反馈信息,为每个青年教师把脉,给出个性化的、指导性的诊治建议,不断修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每年,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的个人专业发展进程,根据省厅师资培训工作部署,有计划、有针对性、按梯度组织青年教师分别参加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基本素养、高职教育热点专项培训等各级各类国培、省培。这些专业培训,拓宽了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徐萌、方晨、吴婷、郑婕等一批教龄在3年左右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去年的“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竞赛中”均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教学能手。
2.启动“金山英才工程”,大力培养骨干教师。
2017年年初开始,学校启动了“金山英才工程”,坚持“德才兼备、择优遴选、重点培养、保证质量”的原则,从师德修养、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教科研水平等几个维度考量,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严格按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考核。
目前,学校“金山英才工程”库的教师,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已有多名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厚实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教科研能力被选为2018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教师被推荐为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
加大产教融合,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并逐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规范,人事处每年做好任务布置、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及实践项目书回收和考核结果数据统计。所有专业专任教师每年自主参加两个月以上的企业生产实践,了解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而提高专业教学与生产一线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张聪老师连续两年,利用暑假和节假日,参与嘉美装饰公司浩云湾精装房项目设计,并被嘉美装饰公司聘请为设计总监。张聪老师在企业实践中掌握了该行业的最新信息,减少了专业教学的盲目性,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高位就业率双超我校平均数。
机电系陈丽娜老师,申报并成功获得参加2018年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利用暑假4周时间到环太集团直接参与该企业的 “自动生产线改进”项目实践。
王腾老师一直坚持参与社会舞蹈机构的训练和爵士舞、古典舞等专业提高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2018年6月,由她指导的古典舞 《书简舞》和现代舞《霍元甲》分别获得“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大赛苏北站金奖和银奖,其中,《书简舞》位列300多支舞蹈第一名。
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促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我们深知,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新老教师的梯队搭建需要确保不能断档。近两年来,学校下大力气,配套《教科研奖励政策》等各种激励措施,以专业(群)、课程等为单位,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工作室,结合教师培养和产教融合研究的工作目标,采取“宽基础,精专业”的培养模式,促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每个专业课教师承担1~2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每一个专业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保证有2名以上教师共同承担或者错时轮流,这样就规避了授课教师的孤军作战,有可以研讨、交流的同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增加了抗师资流动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