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立秋后,气温并没有立即降下来,趁着太阳还没升高,一大早,家住新都小区的老人周双根,就已经绕着自己的家前屋后,开始查看、清扫了。这么多年来,保持自己家前屋后的整洁清爽,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固定习惯。
忙活了一气,老人进了屋,拿出一本绿色的小册子,解释道:“这是社区发的居民公约考核办法,只要我们对照着上面做做好,年底社区就能给我们补贴600元。”
翻开小册子,上面条目清晰地记载着居民公约考核办法的具体内容:“居民家前屋后环境整洁,居民点家前屋后、通道、弄堂内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披乱挂现象……”从思想道德、文明新风,到环境卫生、矛盾纠纷,一条条事无巨细。
2014年,新民社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居民公约考核办法,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细化为10条准则,在全社区范围内推行,增强居民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幸福感。
考核办法推行后,由社区网格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深入下去进行走访考核,年底对着每户的考核标准,实行奖励,奖励标准由2014年的每户最高300元,已经提升到2017年的每户最高600元。
“钱的多少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考核办法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大家主动开始清理家前屋后的乱堆乱放、高杆植物、化粪池等等。”社区党委书记郭纪才介绍,“功夫在平时,有了平时的努力,面对一些突击整治、创文创卫等活动,我们的工作量明显减少不说,效果还比突击整治要好多了。”
有奖也有罚。对于主动积极配合的居民有奖励,对于一些乱搭违章建筑等违背考核标准的居民,社区也是“一票否决”,并且连续三年都不得领取考核奖金。
郭纪才告诉记者:“实行居民公约考核奖励办法以来,村民们的自我约束感和主人翁意识都越来越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细化考核标准,增加奖励额度,让居民更加乐于参与其中,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 □孙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