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
【福源村】撬动富民强村“金杠杆” |
|
孙薇陈艳丽 2018-08-22 |
|
本报讯 16日一早,福源村七组村民张孝龙就来到家门口的福源种养合作社开始工作。眼下正值蔬菜丰收季节,避开高温时段,每天上午的6点至11点和下午3点至6点,他都会来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帮忙,每年收入能有约3万元。
2005年,张孝龙把自家的两亩多土地流转给村里发展高效农业,如今,不仅每年能拿到每亩一千块钱的土地流转费,还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长期工作”。
记者了解到,福源种养合作社占地200亩,由该村村民施正勇创办,作为我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之一,合作社吸纳了福源村10名残疾人就业,每年可为他们提供收入1万余元。不仅如此,还带动附近20多名村民来此打工,增加收入。
不只是福源种养合作社,调整村级收入结构,组织、帮助、指导村民成立家庭农场、种养殖合作社等,推动全村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今,福源村已有东兴种养专业合作社、波尔山羊合作社、张家家庭农场等高效农业基地3家,带动就业近50人。
对内调结构拓展富民渠道,对外盘活村集体经济。2011年起,福源村“两委”还将盘活存量资产列入村级工作重点目标,先后盘活老村委会、星河喷涂厂等资源,并成功引进镇江魁普有限公司。他们还不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江苏苏电电气、江苏佳威科技有限公司也先后落户福源,截至2017年底,该村工业经济总量已由2009年的1500余万元增长至2亿余元。
(孙薇 陈艳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