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营房村是三茅街道最西北部的村,也是曾经有名的经济薄弱村。特别是在大跃进、公社化年代,有村谣写照:姑娘不嫁营房庄,光棍游荡满村庄,田间的芦笋随处冒,遍地的野草可挡腰……
而这个曾经偏僻贫困的“沙滩村”,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稻花香里鸭声鸣,农庄基地瓜果香,水泥村道一条条,洋房小楼一幢幢……营房,已然摘掉了“薄弱村”这顶帽子。
帽子不仅摘得巧,而且摘得妙。
最让营房人津津乐道的是该村一只鸭实现“一地双收”的故事。
克服地理位置不佳,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劣势,从2013年开始,营房村用200多亩稻田开启了致富路。
得益于绿色养殖,鸭子价格居高不下。这片稻田每亩大概放养18~20只鸭子,稻田里散养的鸭子活动量大,肉质好,虽然市场售价水涨船高,却仍然供不应求。
生态水稻价格再创新高。“稻鸭共作”模式下种出的水稻,品质高,绿色无公害。去年,营房生产的鸭田有机稻米价格卖到了每斤12.5元,预计今年的价格会更高。
“稻鸭共作”,一个不算新鲜的话题,却在营房村真正扎下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在该村采访时,负责该村农业项目,同时也是市金润稻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俊告诉记者,营房正准备进一步扩大种养规模,同时解决绿色稻米的规模化生产和加工问题,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 陈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