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改革开放40年
 
四十年四十事
岛城蝶变
美丽乡村行
改革足迹
改革跫音
改革答卷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开放40年>>美丽乡村行
美丽乡村行  
上一条:【微扬中·永兴村】快乐老年生活指南,来八桥永兴村了解一下 下一条:【红光村】弘扬文明乡风 建设美丽村庄
在油坊村,有个全市最大的仙人掌种植基地——
【油坊村】“农业+”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2018-08-15

  说起油坊村的仙人掌基地,不仅是扬中媒体,就连镇江媒体也曾报道过。通过“互联网+”该基地实现了扭亏为盈,并成功打开销售渠道,将仙人掌卖向了全国。 时隔数月,再次走进这片“林子”。虽然烈日当头,但运货的卡车却连连不断,村党委副书记、基地负责人于海涛笑言:“今年,我们已经卖了30多万,照这个趋势下去,年销60万不成问题。” 2011年,油坊村与一制药企业达成供货协议,从村民手中流转出100亩土地,投资300万元建起了仙人掌基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2013年下半年仙人掌终于达到销售标准,可制药厂却因受市场环境影响,无力履行协议,百亩的仙人掌瞬间滞销。 怎么办? 没有人脉,不懂销售的于海涛开始在“网上”寻找答案。 “最开始是找的两个有名的网站,然而一整年的推广期都没有一份订单。后来,就转战‘中国惠农网’等农业网站,在2016年正月十二接到了第一单。”于海涛回忆说。 1600元,这是仙人掌基地经营5年来收到的第一笔货款,欣喜之余,更多地是对未来的思考与打算。在反复商议后,村两委决定:以基地为平台,发展“农业+”,带动全村富起来。 “‘农业+’,加什么?” 于海涛笑说:“加得可多了。响应市委组织部推出的‘一棚半地’创业工程,我在基地搞起了‘仙人鸡’养殖,并开起了农副产品专营店;考虑到村里的残疾人没有工作,这里又挂牌变成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为部分残疾人解决就业难题;还有,这儿还是村妇女创业基地,孩子们的学习实践基地,总之,只要是能派上用场,基地的各项资源都不会被落下。” 展望未来,于海涛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基地优势,创造更多的“农业+”,真正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徐琳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47984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032788 本月:2708663 今天:16691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