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从“年入”6万到“身家”千万—— |
【新星村】“房东经济”鼓起“集体腰包” |
|
孙薇马意静 2018-08-13 |
|
本报讯 6日下午,新星村富民工业园内的镇江景宇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戎兰平正忙着联系发货事宜。一年前,戎兰平租用了新星村3000多平米标准化厂房,将企业落户在园区内,生产形势喜人。
戎兰平告诉记者,虽说自己不是新星村人,但却被新星工业园优越的交通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设备运过来就能直接投入生产,尤其是村里的配套服务,一些手续都无偿代劳了,有问题随叫随到,让我很是感动。”说起新星村这个“房东”,戎兰平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和戎兰平一样选择在新星村富民工业园落户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租用新星村标准化厂房发展各自的事业,也在发展过程中感受着新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该村已有各类企业近30家,包括扬中市兴盟纸制品有限公司、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江苏舒克服饰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1家,2017年,全村工业产值近7亿元。
然而,早在2010年之前,新星村却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级年稳定性收入不足6万元,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
穷则思变,放大紧邻扬中大道这一地理优势,该村于2010年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开工新建标准化厂房,于2012年建成标准化厂房四幢,其中村自有产权的标准化厂房4800平方米,通过厂房招商出租,当年村级稳定性收入就增加了30余万元;2015年,新星村又开工建设了标准化厂房二期工程,于2017年建成村自有产权的标准化厂房5800余平方米,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50余万元。
把土地资源作为村发展的固定资产,采用筑巢引凤的方法引进企业,如今,新星村的标准化厂房供不应求。村党委书记鄂道林告诉记者,目前新星村集体资产已近3000余万元,拥有自有产权标准化厂房近万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腰包”带来近90万元的稳定性收入。不仅如此,园区内落户的企业还为新星村近300个村民们带来了“足不出村”的就业福利。
(孙薇 马意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