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改革开放40年
 
四十年四十事
岛城蝶变
美丽乡村行
改革足迹
改革跫音
改革答卷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开放40年>>美丽乡村行
美丽乡村行  
上一条:【微扬中·会龙村】油坊这个曾经出了名的上访“大户”,如今景美、村富、人心齐 下一条:【微扬中·永胜村】这群少男少女,当年在扬中到底有多火?
【会龙村】“三龙”合建会龙桥
  2018-08-06

  十九世纪末,长旺大港是一条七拐八弯的通江小港,距离现在的长旺大闸约一华里处有一座简易的小木桥,两边的农民靠这座左右摇摆的小木桥去往对岸,如遇上刮风下雨,既不方便又很危险。加之小木桥年久失修,行人跌落港中是经常的事。 清末民初,有一张氏之子在上海做生意,家产较厚。一次他回乡探亲,见一行人从桥上滑入港中,顿生把木桥改造成石板桥的念头,以方便乡亲,福荫子孙后代。港的跨度有三丈余,预计建桥造价需要三十余担米钱,由一人承担感到力不从心。张氏之子回沪后,将自己的想法与另两位老乡合计,这两位老乡也是乐善好施的人,三人立即慷慨解囊,筹足了建桥资金。 新建石板桥为三节,由九块麻石板组成,每组三块。石柱为桥墩,拱形,中间空档能行木船。新桥宽阔平坦,竣工启用后来往行人无不拍手称好。 为褒奖出资建桥者,需取个恰当的桥名。有一位姓朱的老者提出叫 “会龙桥”。他说:“出资建桥的三位是同年宝,属相皆为龙,今年是民国5年(1916年),为龙年,群龙相会,人杰地灵,物阜民殷。”大家听后,个个点头叫好,从此会龙桥就叫开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扬中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格田成方,水道拉直拓宽,原石板会龙桥已荡然无存。新会龙桥横卧在新开的长旺大港上(属头墩子辖区),水泥钢筋结构,两边栏杆,美观漂亮,平坦坚实,整天人来车往,一派繁荣景象。 时间跨越到2001年,头墩子村、新圩村、猫沙村三村合并,定名为“会龙村”,这也是对先贤当年集资造桥最好的纪念。 □ 陈莲生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87565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447973 本月:3123848 今天:18250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