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几年前,会龙村是油坊镇有名的上访“大户”,上访率约占全镇65%,而目前已下降到近乎为零。拆旧复垦在其他村需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有时依旧阻力重重,而在会龙村却一帆风顺,甚至是村民主动要求拆迁、复垦。村党委书记王荣华介绍:“这些改变与村里的党建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不可分。”
会龙村地处扬中新能源产业园(西片区),近年来,该村以“凝聚党员合力,助力园区发展”为党建目标,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内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会龙村辖区内有46家企业,2017年村内企业总产值达11.8亿元。密集的企业给村里经济发展、村民就业等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高度的企业集聚让企业生产与村民生活难免会产生冲突。
在此背景下,会龙村积极发挥党员的力量,让党员做好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他们让党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小局服务大局,在享受企业“福利”的同时要适度包容,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在企业内工作的党员,会龙村要他们以党员的身份主动作为,督查企业在环保、工资发放等方面真落实、不打折,尽可能减少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一旦企业与群众发生矛盾,村里则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钝化矛盾、解决问题。
会龙村今年为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引进了一个农光和渔光互补20个兆瓦的太阳能电站项目,建成后不仅今年村里能增加26万元的收入,而且这样的“收益状态”可以持续25年。这个项目的实施牵涉到多个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但从发动征地到征地完成的过程,几乎没有一个村民和村里“红过脸”。
王荣华谈到,经过多次调研、讨论之后,村两委去年提出了引进长期收益、绿色环保项目的思路。这个电站项目占地500余亩,基地工程涉及5个村民小组,高压线工程项目涉及8个村民小组,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为建成这个电站,村党委发动村里的每个党员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最终在最短时间里说服村民们下定决心,协力为会龙的发展放手一搏。
“今年村里还建起了全国首家党内法规教育基地,党员接受教育有了更好的平台。”王荣华介绍,基地共占地约6亩,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空间。基地以党内法规教育为主线,将多种党建文化元素融合其中。
有了实质的平台教育,村里开展党建活动也便利许多,党员到课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王荣华说,村里每次搞的党课教育都跟每个时段市里或者村里相关工作挂钩,譬如现阶段的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村里就把党课安排在了基地里,摆脱了以前在会议室内死板的授课形式。特别是村里的年轻党员们参与度很高,各抒己见,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至关重要。”王荣华说,下一步会龙村将通过党员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从而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 范永贵 王婷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