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改革开放40年
 
四十年四十事
岛城蝶变
美丽乡村行
改革足迹
改革跫音
改革答卷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开放40年>>美丽乡村行
美丽乡村行  
上一条:【微扬中·普济村】什么?这么热的天,普济村这户人家居然不用靠空调续命? 下一条:【微扬中·同德村】从全市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同德村经历了什么……
【普济村】绿色农田长出“红色农场”
  2018-07-30

  本月底,普济村关工委组织的暑期系列活动之一——“好传统、好家风代代相传”专题讲座,将在南湖农场开讲,对象是全村近40名初、高中毕业生及学生家长。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参与者,村委会主任吴昌生利用周末时间,又将活动材料作了一番认真的整理和修改。 村里活动放在南湖已是惯例。从100亩到200亩,流转村民自留地,南湖农场越建越大,但一间“农民大讲堂”建成多年一直保留,成为普济村的专用活动室:社会养老、计生政策宣讲,农业技术、安全知识培训,暑假难题解答,面向不同年龄村民的各类讲座几乎每月都有安排。 今年暑假活动地点还在南湖,跟往年又不太一样。“青少年教育基地上个月刚刚挂牌。”普济村党委书记钱廷伟介绍道,这个“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基地,由三茅街道关工委与南湖农场协作共建,有了新阵地,对于村一级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长效化、制度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普济村,村域土地上的乡村旅游亮点——南湖农场是绕不过去的存在。让南湖农场“红起来”的,除了种植面积超过30亩的红心火龙果,不得不提农场精心打造的“红色教科书”。 从中共一大到十八大,从淞沪会战到雪峰山战役,从党章党规到历届中央领导人的简介……300米的红色文化长廊,是南湖被称为“红色教育基地”的用心之作。农场主吴会福是一名有着浓厚毛泽东情怀的党员,说起当初南湖农场从无到有的“念头”,老吴毫不掩饰地概括:就是想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年轻人不忘历史,不论走多远,站多高,都能不忘初心。 用活党史文化,整合红色资源,编撰“红色教科书”,开展“红色现场课”,就这样,南湖农场成了全村乃至三茅街道广大党员的 “红色教育基地”。在今年建党97周年之际,普济村把党课搬到“红色文化长廊”,在那里,148名党员重温党史,坚定信念。 □ 季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87318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445342 本月:3121217 今天:17987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