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改革开放40年
 
四十年四十事
岛城蝶变
美丽乡村行
改革足迹
改革跫音
改革答卷
当前位置:首页 >>改革开放40年>>美丽乡村行
美丽乡村行  
上一条:【微扬中·联合村】一条龙服务的农村居家养老,你还真别觉得新鲜! 下一条:【微扬中·普济村】什么?这么热的天,普济村这户人家居然不用靠空调续命?
【联合村】环境“颜值”高 创新是法宝
  2018-07-27

  
  
   夏日傍晚,沿着联合村主干河一路走来,夕阳照耀着碧波荡漾的水面,清澈的河水向在河边散步的村民“传达”着阵阵凉意。 多年前的主干河,河面长满水花生、浮萍。村里的广播开了一遍又一遍,干部上门动员了一次又一次,却没有几家动手清理。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大家多次讨论之后,时任大学生村官的李婷婷向村里建议:“群众注重的是实惠,清理水花生又苦又累,没有看得见的好处,所以大家积极性不高。如果在河里发展养鱼,只凭水中自有的微生物和村民们平时投放的生活剩菜饭给鱼吃,以野生环境让鱼儿自然生长。一方面鱼儿吃了水里的浮草,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饲料对水质的再污染。” 这个创新性的点子一出,村民们拍手叫好。整治方案一出台,村里出资1万元购买鱼苗放到河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鱼塘里的鱼苗自然养殖中,大部分已经成鱼。成群的草鱼、鲫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吃着天然饲料,一个个长得 “膘肥体壮”。过年过节,各村生产队自行安排捕捞,按照户头派发下去。 由于利益有保障,各村生产队主动负责起河道的清洁卫生工作,维护河面洁净和水质,为避免在鱼苗生长期有人捕捞,村民之间自助管理、互相监督。 为进一步维护整治效果,村党委书记陆建军告诉记者,村民间相互监督是一方面,村内还特意设立了卫生监督组,让村干部主体参与,然后再招募村内有威望的老人进行长期监督。通过征求各方意见还制定了详细的分包制度,定期在全村集中开展一次环境卫生评比,各村民小组还要按分排名。“评分张榜公布,排名靠后的就会脸红,随便哪个村民小组都不甘心落后。”陆建军如是说。 机制的创新,带来了全民参与创建水美乡村的热潮。村民们还开始美化起自家,搞起了庭院绿化,沿着联合村一路走来,小河流水、绿树成荫,鸡鸭行走于间,好一幅惬意的乡村美景图。 □ 范永贵 王佳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876232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448603 本月:3124478 今天:18313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