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困难,从而增强村两委的向心力和号召力。18日,记者在联合村采访时,村党委书记陆建军告诉记者,他刚到村里工作时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村党组织书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作为第一要务,带动全村共同发展。
新坝镇联合村是我市有名的工业强村,村中企业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原先我们村就算躺着,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陆建军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业强村,近几年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陆建军介绍,原先村中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取胜,但做的产品都是初级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这样的企业注定要被市场经济淘汰。”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再 “啃老本”。2016年陆建军当选为村党委书记后,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反复查找问题,研究发展思路。最终确定了实施土地流转,开发高效农业,提升村域企业科技含量,壮大集体经济总体发展思路。
农村最大的财富在于土地,发展的潜力也在于土地。陆建军认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零散的土地相对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流转后的土地经济效益比原来村民分散耕种要提高数倍,流转土地的村民除了每年的固定收益外,还可以到生态园内或外出打工,赚得双份收入。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2008年5月,村里面搞起了生态种养园专业合作社,开始筹建集经济林种植、畜禽养殖、蔬菜大棚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企业。经过市场化经营和民主管理、公开操作,联合村集体土地租金大幅度上升,并兴起了一座座庄园和家庭农场。截至目前,联合村发展大小农庄10个,流转面积超过1000亩。
二次创业的邵美祥是联合村土地流转的最大受益者。自1977年退伍回乡后,他做过陶瓷生意,2014年在政府好政策的鼓舞和村里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身份从商人一下子转变为了家庭农场主。邵美祥说,得益于村干部们的大力支持,100多亩的土地得以顺利流转,农场里除了休闲垂钓鱼塘,还分布着土鸡养殖基地、羊舍和各类果树种植基地等。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土地流转就是好,以前东一块西一块,无法进行机械作业,忙碌了一年,但收入却并不理想。现在经营100多亩地,种养植都是大面积机械作业,感觉很轻松,而且收入还成倍增长。”
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是联合村壮大集体经济打的第二手“好牌”。日前,联合村向村中数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下发了 “整治停产令”。“宁愿阵痛,不愿长痛。”陆建军说,这样的做法一是给村民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第二“腾笼换鸟”把土地资源让给高新技术企业,让他们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
陆建军告诉记者,村里刚引进的驰睿新材料就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公司生产的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高导磁率、低损耗等特点,是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及未来在节能技术、智能工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一种新型节能绿色材料。“像驰睿这样的企业我们不但要大力支持,还要把他们作为我们招商引资的标杆。”陆建军如是说。
据了解,经过“裂变式”的发展,联合村“华丽转型”。去年联合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万,位居全市村域经济第一方阵。
□ 范永贵 李婷婷生态农庄
廉政文化长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