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向阳村】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心连心”帮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残疾人的幸福“美滋滋” |
|
2018-07-19 |
|

向阳村拥有残疾人家庭85户,多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细致入微关心残疾人生活。村里的残疾人感言:“如今的生活,过得美滋
滋。”
小小康复室圆了大梦想
2017年6月,向阳村启动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11月,顺利通过验收开始运行。从此,每周一至周六,村里的残疾人就会来这儿锻炼身体。从坐轮椅到拄拐杖,再到步行,村调解主任王玲霞见证了他们一天天的改变:“没想到小小康复室真的圆了大梦想。”
建残疾人康复中心,这是去年“大走访”中,向阳村众多残疾人的呼声。
“他们说去医院做康复太远了,每次都要家人陪,费时费力又费钱。要是村里能建一个就好了。”王玲霞说,“在与上级沟通后,我们开始了康复中心的建设,搭起了二十几平米的小房,买了11项康复机械,总投资约10万元。”
向阳村12组的卜老,今年70岁,自康复中心运行第一天起他每周至少要来锻炼两次。“也就是跑跑步,拉拉吊环什么的,刚开始还要家里人搀着来,4月起就可以自己拄着拐杖走来了。”卜老笑着说,“镇残联有专门的助理来指导训练,现在,大部分残疾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器材,也都渐渐在恢复。”
点滴帮扶造就幸福生活
在残疾人康复中心旁,就是向阳村卫生室。每日,锻炼前后,老人们都爱去那儿免费测测血压。医生常加全和李娟告诉记者,目前,村内的13户贫困残疾人都签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月,他们会定期上门发放药品并开展活动。
此外,为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向阳村每年都会投入2万余元开展数次的走访慰问活动,不仅为每户送上慰问金帮助解决燃眉之急,还时常询问生活状况,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就业。
“5月20日助残日,我们走访到一户残疾人家庭,他们希望能给自己的女儿找份工作。随后,我们立刻联系了相关企业,6月便将人送到了江苏华威线路设备集团上班,每月收入1000余元。”王玲霞说。
如今,在向阳村,所有需要轮椅的残疾人都拥有一部免费的轮椅。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装上了光伏太阳能,年收益约4000元左右。“将来,我们还会为更多的残疾人家庭安装金屋顶,让他们都能坐享阳光收益。”
向阳党支部志愿暖人心
“向阳党支部”——这是向阳村全体村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
“在助残扶残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给他们钱,更要给他们志,精神帮扶远比物质帮扶重要得多。”向阳村党委副书记朱伟说。
董荷溶,向阳村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志愿服务队中她主要承担着心理咨询的工作。“残疾人跟普通人不一样,普遍比较自卑,情绪波动大时会做出极端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多与他们沟通,疏导、排解他们的心结和忧愁。”
荷溶说,这些年,她遇到过一些有轻生想法的残疾人,通过反复的交谈和鼓励,他们慢慢放下了心结,开始对生活有了信心。“此外,我们还会开展一些精神慰问活动,帮助村内的孤寡残疾人打扫卫生,一起过端午、重阳等,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
“村里好啊,农忙时还帮我收粮、晒粮呢。要不是他们,我这1亩的粮食就都要毁了。”采访中,村12组居民丁东祥感叹说。 □徐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