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五一村】着眼当前,面向未来——民生十事实实在在赢民心 |
|
2018-07-18 |
|
(一)不断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一是对前6组吉扬线路厂,原民众灯具厂厂房、厂区进行升级改造,招商引资;二是在原五一制线厂建标准化厂房,用于对外租赁;三是对原民众小学地块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标准化厂房。
(二)建设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成立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工程。目前该村拟在沿江600亩复垦连片土地上做大文章,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带动垂钓、餐饮、蔬果采摘、种植体验为一体的沿江观光旅游,在增加土地租赁收益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三)拓宽村庄道路,便利群众出行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全村交通环境,投入40余万元先后实施五一桥至村警务室路段拓宽工程、村居民点道路拓宽工程、五一桥桥头拓宽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出行。
(四)新建村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
为改善原五一卫生室面积小、设施不全的不足,决定易地新建五一村卫生室。建成后的卫生室面积达280平米,各项功能设施齐全,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保健和就医环境,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五)持续扶贫济困,做好民政工作
一是设立双拥工作室,每年投入4万元投入退伍现役军人保障活动;二是设立慈善救助室,通过募捐方式收集资金;三是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通过困难临时救助、“3+1”帮扶、冬令款发放等措施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六)实施强水惠农,保障农业生产
全力配合国家水利建设推进县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拿出自有资金14万元对前12组、前13组、前15组、后3组的管涵、排水沟等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加大清淤工作力度,先后投入15万元清理河道12条,土方25000方。通过以上举措,该村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七)开展入户走访,实施精准扶贫
村两委走访农户867户,走访企业12家,收集涉及村组相关建议、意见27条,大部分当场予以解决;整个过程中记录精准扶贫对象的各类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八)建设污水管网,保障村庄环境优美
该村投入近50万元用于后片实施小型污水管网建设,目前项目已建成并运作,彻底改变了居民点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该村尤其是后片居民点的人居环境。
(九)建设物业用房,拓展村集体收入渠道
拟利用238省道雷公岛接线道路附近土地,建设沿路商住用房用于出租,拓展该村的稳定性收入渠道。
(十)巩固整治成果,打造八位一体特色工程
下一步,该村一方面将继续巩固成果,保持全村道路整洁,乡风文明;另一方面努力在打造环境整治特色方面下功夫,打造五一桥至五一警务站综合文化宣传长廊,增强群众投身八位一体的热情,在全村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 陈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