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
|
 |
四十年四十事 |
|
 |
岛城蝶变 |
|
 |
美丽乡村行 |
|
 |
改革足迹 |
|
 |
改革跫音 |
|
 |
改革答卷 |
|
|
 |
|
|
 |
美丽乡村行 |
|
|
|
|
五一村由原来的民众村与五一村合并而来,是两个贫困村的“弱弱联合”,村集体账户上可谓一穷二白。王金城自从当上村党委书记以来,在村集体不富裕的情况下通过“欠一点、垫一点、争取一点”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全村道路硬质化。他的超前意识打通了五一村经济发展的 “任督二脉”,从此之后,五一村开始了从负债到年稳定收入达160万元的十年冲刺。
在王金城的带领下,从第一家企业昕昕煌(台资)的引入,到后来13家企业的先后入驻,原来深陷泥潭的五一牛场实现了由加工农业向工业的转型,租金收入由10万元增长到46万元,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2011年,在王金城的组织下,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租赁竞拍,该村原人民电器厂的租金实现了从12.5万元到46万元的大跨越,330%的巨大增幅让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之振奋。王金城不满足于现状,于2012年、2014年将原五一牛场先后创建成镇江市创业孵化基地、镇江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每年都有2家以上的企业孵化成功,不断提升了村集体稳定性收入。正是王金城一班人的务实之举,该村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每年的经济增长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村集体荷包鼓起来了,王金城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发展民生工程。
2012年,该村集体承担了各村民小组的路灯电费和灌溉费用,极大地解决了群众负担,让五一村的种植户成了最幸福的农民。
2013年,五一村让固定沟、涵闸、泵站成为每个生产队的必备农田“三大件”,排灌作业周期从一星期缩减到一天,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让五一村农户成为最安心的人。
2014年,为响应上级相关部门号召,方便群众办公,村集体办公场所三迁其址,占地500平方的三层大楼投入使用,成了五一村的骄傲。
2015年,五一桥至五一村警务站的道路拓宽工程顺利竣工,打通了新坝大港道路与中心马路的两条主要道路之间的重要节点,使群众出行更为便捷。
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王金城通过向上争取,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了五一村健身娱乐广场、法制文化广场、篮球场以及室内健身场,这些广场的建设让群众从麻将桌上走下来,从网吧里走出来,乡村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郁。
已届花甲之年的王金城担任村党委书记18年,带领一班人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赢得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多次被扬中市、新坝镇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 姚恒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