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带着30万扬中人民的祝福和重托,5月21日,我市疾控中心两名医生苏景国和仝海员,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防病援助工作。目前,两人已经到达指定区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仝海员医生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用手机短信发回了他们在前线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刊将及时刊出《抗震救灾战地日记》,敬请关注!
我知道,此行不仅是身心的挑战,更是生命的领悟、心灵的洗礼,将是我一生永恒的记忆,所以,点点滴滴,我希望记下点什么,与所有的人共同感受。 ——仝海员
2008年5月21日
11时30分,当我穿上印有鲜红的“江苏卫生”的白色T恤、军绿的迷彩裤,成为江苏省第四批抗震救援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队员时,我的心灵似乎有了第一次的震颤。出征仪式上,郭兴华厅长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所有队员更是热血沸腾。一样的服饰装备、一样的急迫心情,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三个队)出发了,我和我的同事苏景国科长分在第十三队。
下午5时30分,我们到达了成都双流机场,因为等候随团物资,所以,晚上9时多才出发去德阳,共5辆客车和一辆货车,路途不熟,加上路况不是很好,晚上12点半到达德阳国煌宾馆休息。
2008年5月22日
早晨醒来,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昨晚我感觉了一次余震,但队员们说发生了有三、四次这样的余震。8时,我们坐车到什邡疾控中心,什邡城内及沿途房屋受灾不重,但到了洛水山区,两侧房屋倒塌较多。路上,看到大灾后的情景,没有太多的言语,大家的心情还是比较沉重。中午我们到达蓥华镇,吃完方便面后,下午平地、搭帐篷、搬物资,所有工作紧张而有序。帐篷5人一间,篷内没电。整个营地仅有一台发电机,只能用来充应急灯。晚上,后勤保障组去买了煤气灶,随行的一位厨师做饭。晚餐每人吃了稀饭、馒头,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西红柿鸡蛋、肉圆、酸菜鱼,但因为我们与之前两批救援队会合,现人数达到90余人,供应量比较小,不够我们就吃火腿肠和方便面。整个营地就一个自来水管,一个水龙头,据说是泉水,用以洗漱。热水不多,用以泡面。 (未完待续)
|